柿子成熟卻無人問津
玉環縣清港鎮掃帚山村,柿子是這里最為平常的一種水果,幾乎家家戶戶在房前屋后,山坡田野上或多或少地栽種了柿樹。一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柿子樹葉都掉落下來,留下黃澄澄的柿子。但是當地的農民卻一點都不因眼前“豐收”的景象而歡喜,100斤現采的柿子,只能售賣50元,而這個價格甚至還無人問津。
據了解,因為今年遇上蟲害,樹上的柿子都掉了好多,產量明顯下降,但這仍然無法阻擋柿子價格連年下跌的趨勢。“從兩三年前開始,柿子的價格逐年下降,到了現在,品相好的只能賣到五毛錢一斤,差一點的只有三四毛錢一斤。”掃帚山村村支書張夏生無奈說,收購價格今年破了新低。
掃帚山村柿子的銷路多以來自于溫州、河南的收購商收購為主,但今年,批發收購的人也少了。外來的收購商少了,那臺州本地的呢?眾所周知,柿子除了作為當季水果銷售外,還能制作成柿餅。但按照當地柿農的說法,制作柿餅需要去掉柿子的把子,去皮后暴曬,工序有些復雜。每家每戶若是小作坊制作,能消化的量很少,而當地沒有柿餅加工企業收購制作。
因為收購商減少,價格低,銷路又不順,愿意上山采摘柿子的人更是寥寥,只得讓它直接在樹枝上熟透了。張夏生透露說,每斤柿子的收購價格在八毛錢左右,才夠人工成本。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農村婦女外出打工,一天至少能賺到80元錢,而若是讓她們摘柿子,一天大約能采摘100斤左右。按照現在的收購價格來說,收購成本比采摘成本還低,這也導致了年輕人更加不愿意去采摘。
價格連年降低,柿農的心也涼了一片,無奈之下,許多人砍下種植多年的柿子樹,不再當柿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