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居住于上海的萬松博(音譯,Shong bo Wan)得知妻子懷孕后,決定來到西雅圖,這個微軟和星巴克公司的誕生地,來迎接這個新生命。上周,妻子在美國醫生的照看下,順利生產。
萬說:“我認為在西雅圖,整個過程更加有隱私,有更多的選擇,也更加專業。”而和萬先生有相似想法的中國人不在少數。
《國際商業時報》(internationalbusinesstimes)25日報道,此次生產并不是這個35歲的商人及其妻子第一次為了醫 療而來美國。今年初,為了能在西雅圖就醫,夫婦倆每人向王家坤(音譯,Jiakun Wang)醫生繳納了1萬美元的會費。而這并不是個例。
資料圖:美國一位華裔醫生正在為病人看診。(美國《世界日報》黃惠玲 攝)
雖然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但加利福尼亞、俄亥俄、華盛頓等州的醫生和院方都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來美國醫院接受醫療服務。
經營護航聯盟診所(Convoy Union Medical Clinic)的王醫生創建了一個會員組織來幫助像萬先生一樣沒有美國醫保的中國人。中國患者每年花費1萬美元以獲得在王醫生診所就醫的資格。他們會接受一系列細致的檢查。
不過,王醫生的診所并不是唯一一家擁有中國客戶的診所。貝基?蘇(Becky Su)醫生在貝爾維尤針灸所從事針灸和中醫,有些患者每年數次專程從中國飛來找蘇醫生。
太平洋西北沿岸的醫生、醫院以及企業家們因此開始抓住這些商機。西雅圖人力資源顧問戴安?圣約翰(Diane St. John)正在啟動一項名為“美國醫療通”(U.S. Medical Access)的項目,專注于協調中國人前往美國看病。從去年中期開始,她已經介紹六位患者來到美國,并因此確信西雅圖地區醫院每年能夠接納數以百計的中 國患者。
戴安?圣約翰目前與西雅圖五家醫療中心有合作。她表示,市場潛力會比人們想象的更大。
西雅圖癌癥醫療聯合會主管塞西莉亞?薩帕塔(Cecilia Zapata)表示近期中國患者的預約有了大幅度增長。
其中一名患者是58歲的高其梅(音譯,Mei Q Gao),一名來自上海的會計師。一月份她被診斷患有轉移性乳腺癌。在中國接受乳房切除術后,她來到西雅圖接受后續治療。
高女士目前和她的女兒周琪凱(音譯,Qikai Zhou)住在一起。在西雅圖從事軟件工程工作的周將母親的病情翻譯給醫生。
西雅圖癌癥醫療聯合會最近每天都會接到中國患者或其家人的問詢。據估算,每10個問詢中會有一單最終確定預約。“像我們這樣的醫療中心已經對這種業務做好了準備。”薩帕塔表示。
王醫生也表示這種市場潛力巨大,并希望自身能在這種交流中起到更大作用。“我希望能夠架起一座中美之間的橋梁。”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