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藥品舉報工作中,很多舉報人在案件進入審理過程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信息泄露后,遭到報復。但從今天開始,上海的這些爆料人將不再有這種類似的擔憂。
記者3月31日從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為了精確打擊食品藥品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一些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的違法行為,新修訂并實施的《上海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中,制定了知情人員投訴舉報信息保護制度,其中對“隱名舉報”信息保護工作作了詳細規定:舉報者只需和監管部門約定一個代碼或者暗號,就可以作為唯一的舉報憑證,領取獎勵也只需提供一個自己認為安全的賬號即可。
上海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介紹,目前上海已有一些“隱名舉報”案件進入辦理程序。截至目前,上海食藥監部門也已累計發放隱名或非隱名的舉報獎勵3433筆,總金額為235.6萬元;目前上海食品藥品類的舉報最高獎勵標準,已經提高至原則上不超過30萬元。
《辦法》中,對要求“隱名保護”的舉報人可以通過約定代碼、單線聯系或授權委托他人等方式,保障其依法行使舉報權利,消除其后顧之憂,確保隱名舉報人獲得應有的舉報獎勵;還明確了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保密責任,要求其對舉報人身份的相關情況、舉報內容、獎勵情況等嚴格保密。
以往的執法經驗說明,很多工廠大門一關,里面內部操作的流程是否規范、生產行為是否違法,執法人員在“門外”很難發現,而且往往違法行為越嚴重,知情人士就越少,此時來自內部的舉報人就尤為重要。
“2015年上海公布的食品藥品十大案例中,絕大部分的信息來源是上海食品藥品安全投訴舉報熱線‘12331’的信息。”閻祖強介紹,《辦法》中為了進一步鼓勵內部舉報,還明確了“吹哨人”制度,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內部舉報實行重點獎勵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