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惡作劇如果適當,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添加樂趣,還可以促進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但如果惡作劇過度的話,就有可能對別人自尊甚至是健康造成傷害。
4月1日愚人節當天,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的一名初二學生惡作劇,往同學小涵(化名)的保溫杯中倒了“一得閣”墨汁,小涵體育活動后口渴,端起杯子就喝,結果誤飲含墨汁的水,之后出現身體不適。家長帶著他輾轉南京多家大醫院,醫生都束手無策,因為難以判斷墨汁中具體含有哪些有毒物質,無法對癥下藥。昨天,小涵又轉至南京市兒童醫院治療,查出心肌受損,目前醫院正在全力救治。
13歲男孩誤飲墨汁后身體出現不適
小涵是南京某中學初二學生,今年13歲。這幾天,父母帶著他輾轉在南京多家大醫院求醫,可謂心急如焚。
事情發生在4月1日下午3點多,體育活動后,小涵非常口渴,端起自己的保溫杯就喝了起來。他沒想到,杯里的水被同學倒了墨汁。喝下去后,有同學說:“你的嘴唇怎么都是黑的?”這時小涵才意識到水被人“做了手腳”。
事后小涵回憶,他當時大約喝了50毫升有墨汁的水。接著,他出現惡心想吐、胸悶不適等癥狀。
小涵的家長說,墨汁是兒子的一個同學倒在杯里的,因為保溫杯不透明,兒子沒注意就喝下去了。這個同學和小涵平時關系挺好,是個惡作劇。
跑了南京多家醫院,醫生都說不好治
小涵家長說,兒子喝了墨汁后身體不適,老師知道情況后,并沒有把他送到醫院,直到一個多小時后,家長得知情況趕到學校才把他送到醫院。在向醫生說明情況后,醫生說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墨汁喝下去后需要立即洗胃,但由于留在胃中時間太長,有害物質已被身體多個器官吸收了。
從事發當天開始,小涵的家長就帶著他跑遍了南京多家大醫院。“省人醫、省中醫、兒童醫院等,都去過了。”小涵的爸爸說,但醫院都沒有很好的辦法,因為找不到是什么毒素導致的孩子身體不適,醫生也不好對癥下藥。小涵爸爸說,醫生們都認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應該及時洗胃。
化驗單顯示,小涵體內磷酸肌酸激酶明顯超標,醫生推斷,小涵的心臟和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7日上午,小涵因不適感加重,家長將他送到了軍區總院搶救,醫生依然難以判斷哪種有害物質中毒,也無法下藥,建議再轉院。
7日中午,小涵又被轉入南京職業病治療專科醫院,這家醫院的醫生表示,從化驗單和病狀看,苯酚中毒的可能性比較大,酚類進入人體只能靠自然排泄,到了后期會對腎臟有嚴重損傷,不排除會有生命危險。
隨后,小涵又被轉入南京市兒童醫院檢查治療。經過檢查,醫院認為小涵是心肌受損,醫院正在全力救治。
惡作劇孩子被停課,到底加了多少墨汁存爭議
對于小涵因同學惡作劇誤喝墨汁一事,7日晚,揚子晚報記者聯系上事發學校的張副校長。
他說,小涵在學校誤喝墨汁水,老師一開始沒報告學校,可能以為墨汁不會有多大事,不知道有毒。學校知道后,立即把此事向教育局匯報。接下來,學校將全力配合家長為孩子治療,只要能把孩子治好就行。
事發后,小涵家長認為做惡作劇的學生家長態度不好,對此學校也找了對方做工作,并且對做惡作劇的孩子作了一些詢問調查。這兩個孩子平時并無矛盾,而且學習還都不錯。
張副校長說,小涵所喝墨汁劑量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倒的劑量較大,一種是只擠了幾滴。“畢竟是未成年孩子,學校暫無權作出嚴厲措施,目前是照顧小涵家長的感受,讓投墨汁的孩子停課在家,接受批評教育,目前對方也認識到錯誤并道歉。”
張副校長說,小涵家長也報了警,學校也會配合警方調查。
7日晚,記者聯系小涵媽媽時,她正在派出所做筆錄材料。
追問
古人誤喝墨水
為啥一點事沒有?
我們常常說某個人“墨水”喝得很多,是指他的學識相當高,讀的書、寫的文章也不少。其實在中國古代,還真的有喝墨水的人,在北齊時,朝廷就下過命令,對那些在考試中成績差、卷子寫得“不像樣”的考生,一律要他們“喝墨水”。至于喝多少呢?那就得看他們的卷子差到什么程度而定。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因為刻苦練習書法,曾經錯把妻子送來的饅頭蘸著桌上的墨汁吃下;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年少時,有一次讀書讀到興奮處,誤將饅頭蘸墨水吃了。
為何他們吃完墨水沒事,小浩吃完卻中毒呢?
有人分析,是因為工藝不同所致。古代制墨法用的是各種植物及動物原料經燃燒或熱分解而成的炭煙,加上動物膠和天然中藥等原料制成,少量服食無礙,古代還有藥墨的制作,供遍遠地方急病使用。
現代制墨法所用的煙,是以提煉石油后的重油燒成的工業用油煙為最多,并依等級酌量摻入礦油煙,膠水多配用化學膠水,另外還有各種穩定劑、滲透劑、濕潤劑、防腐劑、防霉劑、化學芳香劑、合成香料等,這些東西的毒性很強。
所喝“一得閣”墨汁
是冒牌貨?
小涵喝的墨汁是一種名叫“一得閣”的墨汁,其百度百科是這樣表述的:一得閣墨汁是采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膠、冰片、麝香、苯酚為原料。其中苯酚是防腐劑,使墨汁長期儲存不腐不臭。據了解,苯酚是一種具有特殊氣味的晶體,有毒,當溫度高于65℃時,能跟水互溶,苯酚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甚至會損傷器官。
隨后,小涵的父母聯系到北京一得閣的生產廠家。根據留存的墨汁包裝,廠家說,小涵喝下的墨汁很可能是仿冒的。
一得閣墨汁廠家的答復,讓小涵父母更加焦慮不安。如果小涵喝下的是假冒的“一得閣”墨汁,那么這瓶身份不明的墨汁成分就更加復雜了。
惡作劇學生監護人和學校
是否應擔責?
投放墨汁的學生及監護人是否應該承擔責任?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劉芳律師認為,投放墨汁的學生向同學杯里投放墨汁導致產生嚴重的健康問題,符合侵權責任四個構成要件:行為、過錯、損害和因果關系,因此投放墨汁的學生應對中毒同學承擔侵權責任,鑒于投放墨汁的學生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應當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
學校是否要擔責?劉律師認為,學校不可能預見投放墨汁孩子的投放行為,因此學校對投放墨汁的行為無過錯,但孩子喝了墨汁出現不適,學校知曉后沒有及時送醫,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學校是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因為相關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三侵權人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