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吉林省醫療保障局獲悉,為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減輕大病醫療費用負擔,充分發揮按病種付費的管理效能,從3月1日起,吉林省正式啟動肝移植按病種付費試點工作,平均每例手術能為患者減少醫療費用10余萬元。
據了解,本次肝移植按病種付費的范圍包括參保患者一次性住院的床位費、護理費、診療費、藥品費、治療費、手術費、一次性醫用耗材等全部醫保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保障范圍為參加吉林省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和城鄉居民,以及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持卡聯網結算的跨省異地就醫患者。醫院通過節約成本、減免費用等方式,平均使肝移植手術患者減少醫療費用10余萬元,個人醫療費用負擔降低超30%。
據了解,此次肝移植按病種付費的疾病按照肝移植適應證,主要分為惡性腫瘤組和非惡性腫瘤組兩個種類,付費標準分別為18萬元和23萬元。
“這兩類疾病的患者在求醫時一般狀態差別較大,肝惡性腫瘤組移植前狀態較好,住院花費平均較少,而非肝惡性腫瘤組患者移植前狀態較差,住院花費相對較高,所以在制定付費標準時將它們區別對待。”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呂國悅介紹說。
呂國悅表示,肝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手術效果良好,術后可恢復正常工作學習生活。據統計,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肝移植患者術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別達到90%、78%、73%,與國際標準相當。從2013年正式獲得國家DCD肝移植資質至今,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已累計完成400余例成人及兒童肝移植手術,目前每年約進行100余例肝移植手術。
據了解,吉林大學肝移植中心有超過20%的肝移植患者來自外省市,這些異地患者只要與吉林省聯網后都會享受到該政策待遇,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