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飯店使用塑料薄膜包裹的消毒餐具,當它們放到你面前時,看起來很干凈,包裝膜上還印有“衛餐消證號”、生產日期和廠家等信息,看似也很正規。但是它們真的如你想象那樣干凈嗎?
目前,許多飯店都使用這種收費的消毒餐具,一來可以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二來許多餐廳可以從中獲取一筆利潤。有服務生表示,如果不用這種餐具,飯店也可提供免費餐具。但是每天那么多客人,人手顧不過來,碗筷洗得肯定沒專業的干凈。另外,除掉飯店要增添的消毒設備以及大量洗潔精、水、電及人工費,按采購價為0.9元,向消費者收1.5元餐具費來算,每天用400套的話,飯店一天至少盈利240元。
其實餐具統一消毒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水、電等資源,又解決了多數中小酒店餐具消毒不合格的問題。然而,消毒公司有大有小,有正規的,也難免有小作坊“鉆空子”。所以這個行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1、消毒餐具不需衛生許可
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無需取得衛生行政許可,拿到工商營業執照即可營業。衛生部門只能對消毒餐具衛生標準抽檢不合格的企業進行處罰。對于在布局、操作流程等現場監督不合格的企業,沒有處罰的法律依據。因此,目前市場上的消毒餐具公司良莠不齊。
2、餐具無保質期
消毒餐具應有保質期,一般來說,其消毒效果頂多維持兩天,所以包裝上應印有出廠日期和保質期兩天的字樣,但是許多消毒餐具都未能達到要求。
3、包裝上留假聯系方式
有不少小作坊為了逃避責任會在包裝上留下假的電話以及廠址。除此以外,工作場所頻繁更換也成了慣用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