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通常無明顯癥狀,但女性可能會發現乳房出現的異常,如:不痛的腫塊、乳房形狀大小變化、腋下腫脹、乳頭變化或移位等。乳房疼痛也可能是癌癥征兆,但并不常見。
炎癥性乳腺癌是一種罕見且發展迅速的癌癥。它并不會出現明顯腫塊,而是乳房皮膚變厚、變紅、出現“橘皮征”的凹痕;同時,乳房處會變軟并帶有疹狀的腫塊。
乳腺癌越早發現越易治療。乳腺X光片可在尚不被感知時發現腫瘤。美國癌癥協會建議女性從40歲起,定期做乳腺X光片,因為此時已是乳腺癌發病高峰期。
除了乳腺X線攝片,醫生還會建議進行乳房超聲波檢查來排除乳房囊腫的可能性。核磁共振檢查也可以幫助可能患有乳腺癌的高風險人群進行更詳細的檢查。
女性曾被建議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查,但研究表明這對發現癌癥的幫助很小?,F在認為比起自查,女性更應對自己乳房的變化了若指掌。如要做自查,也應提前咨詢醫生相關事項。
首先,不要驚慌。八成乳房腫塊并不致癌,多是良性囊腫或月經引起的現象。若發現乳房異常,立即聯系醫生。如果是癌癥,也是早發現早治療;不是癌癥,檢查結果也能讓人寬心。
確定腫塊是否是癌的唯一有效方式是活組織檢查:提取部分或全部腫塊的組織進一步實驗室檢測來確認是否是癌癥以及何種類型。乳腺癌種類不同,因此治療方式應對癥下藥。
某些乳腺癌是因雌激素或孕酮異常產生的。活組織檢查可以判斷腫瘤的雌激素受體及孕酮受體是否呈陽性。三分之二的乳腺癌是激素異常引起的,但有藥物可以抑制激素異常。
約20%乳腺癌患者癌細胞中的HER2受體都超量,這種癌癥叫做HER2陽性乳腺癌,它比其他乳腺癌的傳播更快。對這類乳腺癌有特殊的治療方法,因此應該盡早確診是否是這種乳腺癌。
確診患病后,下一步應確認腫瘤大小及癌癥發展到“第幾期”:醫生用0-4期來描述癌細胞是否侵入淋巴腺或者其他臟器。知道癌癥在第幾期可以幫助治療團隊更好地規劃治療方案。
存活率高低與發現早晚有密切聯系,調查顯示:所有第1期病人都可至少再活5年;越晚期存活率越低,到第4期時,只有20%的人可多活5年。治療手段進步后,存活率還會升高。
乳腺癌手術有很多種:從取出腫塊到切除整個乳房都有。手術前,最好向醫生咨詢一下各種手術的利弊來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放射治療用高能射線殺死在手術后可能存留的癌細胞,也可和化療結合使用來治療蔓延到其他臟器的癌癥。放療的副作用是可使治療部位腫脹或者出現灼熱感。
化療使用藥物殺死體內癌細胞,通常是靜脈注射,有時也會口服;化療可在術后降低癌癥復發危險。它可幫助患乳腺癌女性抑制癌癥惡化。其副作用是脫發、惡心、疲累和易感染。
激素治療是指治療因雌激素或孕酮異常而出現的乳腺癌的有效方法。激素療法可抑制激素的異常情況,常用于術后來防止癌癥復發或減少高風險女性的患病可能性。
靶向治療是對癌細胞中特定性質進行用藥的療法。如:靶向藥物可定向阻止HER2蛋白分泌來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靶向藥物常和化療一同使用,比只化療產生的副作用要小一些。
癌癥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治療讓你精疲力竭、你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讓你倍感空虛。最關鍵的是要尋求親友的支持,他們可以陪你一起治療、幫你打理家務、提醒你并不孤單。
許多切除乳房的女性會進行乳房再生,可恢復患者的皮膚、乳頭和乳房組織。乳房再生可通過乳房移植或其他組織移植來實現,可在乳房切除同時進行或者術后的一段時間后進行。
除了乳房再生之外,穿戴符合本人胸型的特制胸罩也是一個方法。戴上這個胸罩之后,可以讓你穿衣的時候看起來很美觀,而不需額外手術。
女性這一性別本身就更易患乳腺癌,男性也可能患病,但幾率只是女性的百分之一。其他致病因素包含:年齡超過55歲或曾有近親患病。但80%以上患乳腺癌的女性并無家族病史。
某些女性患乳腺癌風險更高是因為她們遺傳了可能致病的基因,如:BRCA1和BRCA2。體內有這類病變基因的女性患病可能性高達80%。一些其他基因也可能導致患乳腺癌。
超重、缺乏運動、過量飲酒都會提高患病風險。避孕藥和絕經的激素類藥物也會增高風險,但停藥后風險會有所降低。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病以及術后復發風險。
醫生仍在探索更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