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查處的多起以免費健康講座名義高價騙銷保健品案件,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老年人要增加辨別真假的能力,警惕陷入消費陷阱。
市民方大媽日前去菜場買菜時,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熱情招呼她去聽免費講座。老師講授心腦血管病的危害和防治辦法后,向老人們介紹一種新研究出來的輔酶QIO維生素E軟膠囊,稱可根治心腦血管病。在誘惑之下,方大媽以7000元的價格買了三盒,按醫囑每天服用一粒,兩個月后卻毫無效果,但免費健康講座的老師卻拒絕退貨。
經查,開設講座的林某是福建三明人,他以為老人免費講授保健課為幌子,將普通保健食品吹噓成可降血壓、降血脂、根治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的新科技藥品,將每三盒只有幾百元的保健品以7000元的高價騙售給老人。
食藥監部門建議,消費者買藥應到正規的藥店、專賣店;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察看包裝是否完好,是否載明保健食品標識;應正確看待免費體驗、健康咨詢等活動,慎重選擇包裝特異、價格偏高、宣傳包治百病、療效非凡的保健食品;遇到糾紛應及時向工商部門或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舉報投訴。(記者郭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