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醫保網關乎百姓切身利益,備受關注。國家投了這么多錢,都花在了什么地方?發揮了什么作用?老百姓得到了哪些實惠?
記者從財政部獲悉: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2010年的每人每年120元,大幅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實施,醫療救助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去年,我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降到30%以下。與此同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不斷增加,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檔案等12類47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
全民醫保網管不管用
審計署2017年第1號公告公布的對醫療保險基金的審計結果表明,總體上看,審計地區覆蓋城鄉的全民醫保網已經建成,為實現人人病有所醫提供了制度保障。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實施后,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提高了約12個百分點,群眾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
這么大的一張網,有沒有“跑冒滴漏”的地方?審計查明,有923家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涉嫌通過虛假就醫、分解住院等方式,騙取套取醫療保險基金2.07億元;有1.4億元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被提取現金或用于購買日用品等支出,涉及539家藥店。日前,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意見,全面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在所有醫療機構推行復合支付方式,門診按人頭付費。目的就是要完善制度,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防止有人鉆空子“撈錢”。
全民醫保網,能不能成為全國“漫游網”,實現異地直接結算?:第一步,首先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的直接結算,這在去年年底已經實現;第二步,要實現異地退休安置人員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預計今年上半年可實現;第三步,實現符合轉診條件的其他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今年年底有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