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系”民營醫院鬧得沸沸揚揚的當下,杭州有個小區突然爆出了要在幼兒園邊上建民營醫院的消息。消息一出,引起小區業主的集體抗議。他們質疑:批復這家醫院的流程是否合規合法?為什么這家醫院都在裝修了,而社區、物業以及業委會都還不知情?
記者走訪后發現,引發這起風波的關鍵,是當下“民營醫院”帶來的心理陰影,而業主和政府及院方之間最需要的,還是坐下來面對面的有效溝通。
事件
醫院和小區幼兒園相鄰
最近的距離僅5米
這個小區,就是位于杭州小和山高教園區的翰墨香林,有1600余戶業主,基本都是周邊各大高校的教師購買的經濟適用房。
小區西南角,是配套幼兒園,已經開園多年了,目前在園學生約400名。幼兒園的東南面,是一排臨街商鋪,除了靠近小區南大門的一間門診部,還有靠近幼兒園一間被租去做培訓外,其他商鋪空置多年。
今年4月底,有業主發現,小區南面的門診關掉了,有人在裝修。仔細轉了一圈,發現原來的門診部將擴建為“小和山醫院”。再一查,在2015年5月,西湖區衛生與計劃生育局曾經就“小和山醫院”公示,標明小和山醫院是一家民營醫院,床位99張,一級綜合醫院。
業主們懵了:這公示什么時候貼的?為什么從來沒看到過?別說業主,就連物業、社區都表示毫不知情。
而當時,“魏則西之死”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小區業主們一時群情激憤,投訴到物業。物業隨后對其進行斷電處理。西湖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發現該項目屬于未批先建,也對其開具了暫停建設的意見書。
5月6日,記者來到翰墨香林小區,在小區南大門看到了裝修中的商鋪。商鋪共有三層高,臨南大門的商鋪頂上,還有原來的門診部留下來的“門診”二字。商鋪北面與小區幼兒園接攘,最近距離約5米寬。
在與環保局的座談會上,業委會委員一口氣將小區業主的擔憂和不解都說了出來。
“我們有幾點想不明白。一,小和山醫院與小區幼兒園相鄰,最近的地方僅5米遠,按國家規定,醫院不應設置在少年兒童密集區域;二,翰墨香林小區的土地性質屬于R21、R22類,即住宅和商業用地,不屬于醫院用地A51類,商業用房用于醫療,屬于改變土地性質,我們要求相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三、醫院應該相對封閉,而小和山醫院建在臨街商鋪,無法保證病人不去小區走動,將病菌帶到小區里;四,我們對衛生局的公示有異議,因為沒有通知到社區、物業以及業委會,業主們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件事。” 為防止這家醫院偷著繼續施工,業主們自發形成了維權小組,輪流在施工現場巡邏。
院方
審批流程走正規渠道
不會設傳染病等科室
臨街商鋪到底能不能建醫院?正在裝修的小和山醫院的院長,有沒有想到周邊的業主會有這么大的意見?
據了解,翰墨香林小區2008年交付,這批商鋪屬于翰墨香林小區的二期開發,由新源房產開發公司開發,竣工驗收后,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移交給物業公司管理。
新源房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的小和山醫院,租客和之前的門診部是同一人,2013年租用先做了門診部,后來說要擴建,租了我們4000多平方米的商鋪。我們認為,只要這家醫院有資質,相關部門能審批出來,就是合法的,當然可以租。”
而小和山醫院的院長徐賢臻也向記者吐了一肚子苦水。“我們完全沒想到會遭到業主這么大的抵制。之前開門診部的時候,受到了業主的歡迎,我們覺得國家也鼓勵民間資本辦民營醫院,就想增加科目,齊全一點,所以向衛生部門提出了辦一級綜合醫院的申請,經過公告和批復以及工商登記完成以后,我們就開始裝修。”
徐院長表示,他很看好民營醫院的發展,所以他和兩個同在杭州生活工作幾十年的朋友一起,準備在小和山開家醫院,醫院是全科,考慮做成康復理療中心,不會有傳染病等病種。
“我們是一家合法的企業,流程也全部按正規渠道走,希望能得到周邊業主的理解和監督,畢竟一家擁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科、眼科、針灸推拿等科目的綜合醫院,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健康來說,還是有幫助的。”徐院長希望有機會能和業主做一次面對面的溝通,他表示,病人以在病房休息為主,不會走到小區里去。
政府
衛計局規劃局稱審批合規
業主不滿要請律師追根問底
近日,西湖區環保局書記、副局長常自力帶著相關科室負責人來到翰墨香林小區,做了一次答疑會。他表示,目前醫院還沒有遞交環評報告,等交上來,他們會按程序進行嚴格審查,并一定會考慮到周邊單位和居民的意見,做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民意調查。
作為矛盾的焦點之一,西湖區衛計局這幾天一直在風口浪尖上。一位醫政科的張姓負責人表示,國家這幾年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醫療領域,落實“非禁即入”原則,即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衛計局也是本著方便居民就醫的原則,只要醫院租賃的房屋產權合法,房屋結構能滿足醫療基本條件,合規合法,就會按規定給予批復。
他解釋,單西湖區就批復了幾百家民營醫院,用地性質中有不少是租賃的商業用房或寫字樓。
“我們當時按規定在小區內進行了張貼公示,都有影音證據。”這位張姓負責人認為,發生目前的狀況,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大家對民營醫院的印象不好,其實在開業前,醫院還要通過環評各方面的審批,即便通過了,之后如果做得不好,還是會經營不下去。如果這是一家正規合法經營的醫院,就會方便周邊居民的就醫。
至于醫院和幼兒園緊鄰,他認為,《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由住建部和國家質監總局聯合發布的,2015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中有一條規定,綜合醫院“不應鄰近少年兒童活動密集場所”,但這一條不在住建部公布的強制性條文里,而且幼兒園與醫院的大門是背向而開的,只能說是相鄰,不會對幼兒產生直接影響。
翰墨香林的小區業主對西湖區衛計局的說法顯然不滿意,目前他們準備請律師對“小和山醫院”事件追根問底。
浙江智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永皓律師表示,業主的反應可以理解,但是建議從法律的角度依法維權。對業主來說,可以要求衛生部門信息公開,比如查看當時醫院提供的選址意見書、可行性報告等描述內容與實際是否一致,對緊鄰幼兒園有沒有相關分析證明沒有影響。如果符合相關準入條件,那衛生部門沒有理由不批。另外,審批流程是否合法,包括用地性質是否規范,公示是否有相關證據等。
對于租賃商業用地用于建設民營醫院,是不是違反了相關用地規劃呢?是否需要規劃部門進行審批?記者就此采訪了杭州市規劃局。
規劃局相關人士表示,杭州市于2014年5月出臺了《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杭政函〔2014〕86號),對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和管理做出了規范性要求。小和山醫院利用翰墨香林配套商業用房開設,符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 50180-2002)關于公建配套的要求,無需規劃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