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加劇,如何養老成為社會關注話題,資本也在加速進入養老產業。公開資料顯示,廣州養老機構已經將近200家,近七成是民辦養老機構,其中定位萬元以上的高端養老機構也不乏身影。近日,記者從泰康之家粵園養老社區舉辦的“泰康嘉年華,重陽樂翻天”活動上獲悉,該養老社區的入住“門檻”相比開業時已有所下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更多資本進入高端養老產業,競爭加劇或導致養老機構之間的“價格戰”。
醫養結合成為高端養老“標配”
中國的老齡化非常迅速,除了期待豐富文化社交生活以消除孤獨感的心理需求,伴隨高速老齡化與疾病譜系的轉變,對高質量醫療的需求是養老產業的又一大“痛點”。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養老產品供給與需求消費結構性失衡,醫療資源尤其是康復、老年及全科的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態日趨嚴峻。公開資料顯示,在廣東44.9萬張養老床位中,醫養結合床位僅占33%,而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80%以上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護理型床位缺口巨大,相當一部分養老機構不具備醫療護理功能。
記者了解到,“醫養結合”已經成為高端養老機構的標準配置。例如番禺百悅百泰城市頤養中心內就與廣州中醫藥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廣東省中醫院也為該養老機構內設置的一級醫院提供支持。位于金沙洲的廣州泰成逸園也引入了南方醫院泰成逸園分院。
泰康粵園總經理范振忠告訴記者,泰康醫養結合在社區已經建起以老年醫學為中樞,整合急癥轉診、長期護理、預防保健及康復治療的醫養康護體系,為老人筑起“急救—慢病管理—康復”的三重防線。目前,泰康已經在建設運營區域醫療中心,婦兒、口腔等專科連鎖醫院、康復醫院等,構建三層次醫療服務體系。未來,泰康將建立云中心,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將所有醫養康護資源在線上共享使用。
“高端養老”價格已出現松動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占總人口的17.3%。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認為,從2020年起,隨著老年人口大幅增加,養老需求和支付能力前所未有,養老產業勢必蓬勃發展,中國養老產業將進入10年左右的井噴式增長期。
但目前隨著保險、地產、金融等各方資本布局高端養老,大眾能否承受其價格成為關注焦點。有廣州媒體報道,目前新開張的民營養老機構大多定位高端路線,養老床位動輒過萬,令大眾感覺“高不可攀”。
不過記者實地走訪中了解到,多數高端養老機構處于“不賺錢”的狀態,盈虧平衡已相當難得,有的養老機構甚至公開表示已經做好至少“虧本”三五年的準備。而且,動輒過萬的“高端養老”價格已在出現松動。有今年新開業的高端養老機構甚至出現“4”字頭的價格。
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協會秘書長董克義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目前民辦養老機構盈利難主要是因為市場潛在的需求并沒有爆發,而人工、場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人工成本上漲,是養老機構壓力之源。
調整價格策略也是順勢而為
已經有高端養老機構在調整價格以應對市場變化。十年前開始布局醫養大健康事業的泰康,目前已投資200億,完成北京、上海、廣州、三亞、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昌、廈門、沈陽、長沙、南寧等13個核心城市醫養社區布局,可提供約2萬戶養老單元。廣州的泰康粵園去年開業之初,就曾遭遇與北京、上海不同的“待遇”,入住率不及上述兩城。“有人說200萬才能入住粵園,其實根本不需要。”范振忠近日向記者介紹時特意指出。
據悉,目前粵園一期270套養老單位入住率接近60%,二期700多套即將開放。入住的老人平均年齡80.4歲,最年輕的61歲,最年長98歲。“月費根據戶型不同,從5000元-10000多元不等。以粵園單間為例,單人價是5000元,第二人入住總共7200元,餐費另計。”記者留意到,跟開業時需要另外支付“68萬元”的入住門檻相比,目前入住粵園的門檻已經有了調整,“20萬元樂泰卡+20萬元醫療準備金即可入住。”范振忠強調。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地產等資本也在扎堆建設高端養老社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泰康廣州市場調整價格策略或許也是順勢而為。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