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治療疾病的時候,一般都是使用中藥材來進行調理,藥材并不是直接食用的,可以用來熬湯,或者是制作成藥丸,在古代的時候熬湯比較常見,喝中藥湯一般都非常的苦澀,灸甘草的使用方式,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來熬湯,而且這種藥材對身體的好處非常多,那么究竟炙甘草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炙甘草功效與作用
炙甘草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湯。源于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原文曰: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大棗、清酒組成。應先將煉蜜加適量沸水稀釋后,加入待炮制的甘草中拌勻,悶透,置炒制容器內,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放涼即可。
灸甘草常常被用作做灸甘草湯食用,用灸甘草、人參、阿膠、生地、生姜、大棗、以及麥冬桂枝煎服,有很好的滋陰補血的功效,還可以養血復脈的效果,經常用于產后出血過多,溫病的后期以及高燒不退,經常心煩意亂的時候,可以很好的緩解心情,調養生息的效果,還對咽喉炎癥經常咳嗽有很好的效果,最早的灸甘草湯出自于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傷寒、脈結代、灸甘草湯主。對于虛勞性的肺痿也有很好的功效。灸甘草搭配人參、茯苓、白術做成的四君子湯,有很好的健脾養、補氣益血的功能。
如果過量的使用灸甘草會導致血壓升高、肌肉軟而無力、身體越來越疲勞、頭痛腦脹、男性睪丸酮水平降低等癥狀。孕婦忌用甘草,臨床發現孕婦過度的使用甘草會引起大量出血,嚴重會引發早產。長期的使用甘草還有可能引起異常的體重增加。本方主治傷寒病后或重病恢復期陰血不足,血不榮心,虛羸少氣,心慌心悸,虛煩少眠,大便干澀,舌質略紅少苔,脈象結代不整?;蚍勿艟每?,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帶血,心悸氣短,心中溫溫液液,失眠多汗,脈虛細而數,或偶見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