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亮出了“心理健康”醫療服務能力“家底兒”:本市目前共有25家精神專科醫療機構,社區醫療機構中有112家設有精神科(心理)門診,綜合醫院中有52家開設了心理(精神)科。本市計劃為4萬名居民提供線上篩查服務,并對2000名心理健康高風險居民提供線下干預服務。
為提高全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常見心理/精神衛生問題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市衛生健康委和市財政局聯合在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房山區、懷柔區開展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篩查與干預Ⅰ期項目,計劃對4萬名居民提供線上篩查服務,并對2000名心理健康高風險居民提供線下干預服務。
該項目通過“暖翼——知心心理測評平臺”為居民提供自助式個體心理健康狀況評估服務,及早識別可能發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目前已完成對3.1萬人的自評篩查,篩查高風險9000余人。項目還將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多種形式的心理問題干預服務,如線上心理疏導干預、心理熱線咨詢服務、個體化心理咨詢與干預服務。
目前,本市已經形成了精神專科醫院、綜合性醫院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多類別、多層級的共同參與、面向群眾的心理衛生服務綜合體系和精神疾病康復護理體系。全市共有精神專科醫療機構25家;市級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家,區級精神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6家;有35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精神衛生工作,其中有1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精神科(心理)門診。綜合性醫療機構中,有52家有心理(精神)科,可以為公眾提供專業的心理衛生服務。
全市大中小學校均建立心理咨詢場所,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的心理服務機構有61家,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類心理服務機構有238家,涵蓋了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咨詢督導、臨床技術和特殊人群心理康復等專業領域。北京市醫療機構中,精神科專業人員總數5563人,其中心理治療師95人,心理咨詢師95人,精神科醫師、助理醫師1213名,精神科護士2695名。北京精神衛生人力資源的國內外比較處于比較高的水平。(記者 賈曉宏)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