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近日,世衛組織的駐華代表發文表示,中國在過去20年與肺結核的斗爭中大獲全勝,將患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了一半,但是,2015全球結核病年度報告也顯示:在中國,100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中平均只有五個得到了正確的治療。
雖然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是目前主要的死亡和致病原因,但與傳染性疾病的戰斗仍未結束。最有力的證明便是我們仍未徹底消滅結核病和結核病的耐藥形式,即耐多藥結核病。
世衛組織估計,中國每年有93萬人患有結核病,其中約有5萬人為耐多藥結核病,后者所需的治療非常復雜且昂貴。在極端情況下,耐多藥結核病對市場上所有藥物都出現耐藥現象。
結核病發病的癥狀包括劇烈咳嗽(咳血)、胸痛、盜汗、發熱、體重減輕和疲乏。類似于染上持續數月的嚴重流感。若不及時治療,近半數結核病患者將因此死亡。
結核病是傳染性疾病: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吐痰時,結核病的致病細菌可通過空氣傳播。因此,及時診斷不僅對治愈結核病患者至關重要,也是保護其他人的唯一辦法。
防治結核病,尤其是耐多藥結核病,不僅是藥物或科學技術的問題,同時也是提供足夠資金、優質和精準服務的問題。這樣才能確保有需要的病人獲得現有的快速診斷工具和治療手段。
施賀德建議,提高公眾意識,并且必須消除對結核病相關的歧視,讓病人不再因他人的非議而拒絕尋求診斷和醫療服務。“要知道,遭遇歧視跟疾病本身一樣,可能是致命的。”
防治結核病的另一個難點在于:大多數結核病人的收入低于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在醫療保險未能提供免費治療或覆蓋面有限的情況下,高昂的治療費(尤其是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費用)和長期服藥的需要讓病人不堪重負。經濟困難所帶來的風險使很多病人中斷治療。
通過正在進行的大規模醫療改革,我們正著力解決復雜的治療費用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成果將慢慢顯現。但是,結核病尤其是耐藥結核病非常特殊,需要特殊的解決方案。
毫無疑問,結核病尤其是耐多藥結核病是主要的公共衛生威脅。未得到正確診斷的病人將得不到正確的治療;未得到正確治療的病人將威脅到他人的健康。解決方案之一就是,我們不僅需要確保中國所有結核病人和耐多藥結核病人能夠獲得和負擔得起現代診斷方法和正確治療手段,治愈他們,從而防治疾病的進一步傳播。同時,我們也需要組織提升公眾意識的活動,讓公眾了解應注意的癥狀,消除結核病相關的歧視,讓需要治療的人敢于尋求幫助。
今年世界結核病日的主題是“聯合起來消除結核病”。施賀德認為,這在中國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中國過去采用了堅定、實用和創新的手段,成功地幫助成千上萬人脫離貧困。現在是時候采用同樣的方法徹底消除結核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