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朋友都比較喜歡養生這個話題,因為比起出現疾病來說,提前預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養生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比如使用藥材泡水或者是熬粥都是常見的方式,陳皮這種藥材大家應該不陌生吧,陳皮就是橘子皮炮制之后變成的,那么竹茹陳皮粥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竹茹的功效作用
【性味歸經】甘,微寒。入肺、胃、膽經。
【功效】清熱止嘔,滌痰開郁。
【功效作用】
滌痰開郁:
用于膽虛痰熱郁結、煩悶不寧、不得眠等證,可與枳實、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生姜同用,如溫膽湯。
用于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可與膽星、菖蒲、茯苓、半夏、橘紅、枳實、人參、甘草、生姜同用,如滌痰湯。
清熱止嘔:
用于濕熱嘔吐,可與黃連、半夏、陳皮同用,如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
用于胃虛熱所致的嘔吐或噦逆,可與橘皮、黨參、甘草、生姜、大棗同用。
清熱除煩:
用于熱病后余熱未盡,心煩意亂,可用竹葉、石膏加竹茹、蘆根。
【鑒別應用】竹茹與半夏,二藥均有化痰、止嘔、安神作用,對于膽虛痰熱郁結所致的煩悶不寧、頭暈目眩、反胃嘔噦之證,常相互為用,以協同化痰、安神、止嘔作用。然竹茹性涼而潤,偏治熱痰及胃熱嘔噦,并善以寧神開郁除煩,凡痰熱郁結所致的心神不寧及產后虛煩頭痛、心中悶亂不解者,用之最好。半夏辛溫性燥,偏治寒痰濕痰及痰飲所致的嘔噦,并善長辛開苦降,散結消痞,對于痰濕郁留心下所致的痞堅不舒、飲食不下以及泛惡嘔吐者,用之最佳。
【應用注意事項】胃寒嘔吐及感寒挾食作嘔者忌用。
【用法用量】內服:3~9克,入煎劑。一般祛痰多生用,止嘔多用姜汁炒用。
【功效特點】本品善于滌痰止嘔,清熱除煩,適用于痰熱咳嗽、胃熱嘔噦、呃逆煩躁等證,兼可涼血安胎,用于胎動不安,是一味治胃熱胃虛嘔逆的良藥。
陳皮的功效作用
【性味】苦、辛,溫。
【歸經】歸肺經、脾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
【禁/宜人群】氣虛及陰虛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證慎服。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噴淋水,潤透,切絲,陰干。
【生理特性】
1、陳皮: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有的呈不規則的片狀,厚1~4mm。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和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淺黃白色,粗糙,附黃白色或黃棕色筋絡狀維管束。質稍硬而脆。氣香,味辛、苦。
2、廣陳皮:常3瓣相連,形狀整齊,厚度均勻,約1mm,點狀油室較大,對光照視,透明清晰。質較柔軟。
竹茹陳皮粥具體做法
原料:竹茹10克,陳皮10克,梗米50克。
制作:陳皮切細絲備用;竹茹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其汁與粳米一起煮粥,待粥將成時,撤入陳皮絲,稍煮即可。
用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熱化痰,和胃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