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與南方人在做大肉的時候做法是不同的,南方人會選擇放醬,而北方人更多的喜歡使用香料,比如說八角、肉桂、香葉等等;吃不習慣北方做法的南方人很多時候會出現上火的情況,因為肉桂八角這些料子帶有一點熱性,肉桂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桂皮,那么吃肉桂上火怎么辦呢,有什么解決辦法?
肉桂是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氣味甘辛、呈紫紅色,有濃烈的香氣。這種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這種藥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起到補氣血的作用,由于有高的藥用價值,后來被列入中醫藥典,被世代習醫者所用。肉桂有溫補腎陽,填精補血、堅韌骨節、驅寒止痛、活血化瘀、暖脾胃、通血脈,補中益氣,止煩出汗等功效。
對于體內陰盛陽虛引起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尿頻、便秘、宮冷不孕、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等癥狀有獨特的治療效果。
相傳春秋時期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曾用它治好過久治不愈的咽喉疾病。
在服用肉桂期間應注意以下事項
吃肉桂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要在什么情況下吃,在什么情況下不能吃是非常有講究的。
1. 不宜常吃,常食易導致肝火旺盛、心煩上火,口舌生瘡等癥狀的產生。
2. 不宜多食,每一次的食用劑量也不宜過多,《神農本草經》中曾有記載諸如肉桂一類的藥物都有俗話講的“小毒”,服用過多易產生頭暈眼花、眼鏡腫脹干澀、咳嗽口干、心跳加快等現象。
3. 不宜與蔥一起食用。肉桂與蔥起到食物相克作用,一起食用會相互克制彼此應有的功效。
【肉桂禁忌】
肉桂是溫熱性藥物,本身有口舌生瘡、痰嗽咽痛、血虛內燥、眼睛浮腫、產后血熱現象及脾胃虛弱、懷有身孕的人不應吃肉桂,因為肉桂主要是補陽,而且性烈,口舌生瘡等癥狀本已是肝火旺盛、體內陽盛于陰(陰虛火旺)的表現,再繼續盲目補陽的話,只會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患有干燥綜合征、紅斑狼瘡、糖尿病、癌癥、結核病、更年期綜合征、慢性肝病、出血性疾病、大便干燥、痔瘡等疾病的人也應謹慎食用。
當然,食用肉桂也是有一些禁忌的,我們也要適當注意一下。因為肉桂是大熱的食材,所以,本來就屬于熱性體質的人,或者有上火癥狀的人,就一定要注意不能多吃肉桂,否則會加重上火的癥狀,是不利于健康的。
還要注意一點,相對來說,肉桂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的,所以身體虛弱,經受不住刺激的人,就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的肉桂。比如,懷孕的女性,就要少吃一些肉桂,以免刺激到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