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按摩心經,就是最好的藥,就是最純的酒。沿著心經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極泉穴在腋窩中,點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勞損性肩周炎;少海穴在肘紋內,撥動可治耳鳴手顫及精神障礙;神門穴在掌紋邊,點掐可促進消化,幫助睡眠,預防老年癡呆;少府穴在感情線,可瀉熱止癢,清心除煩,通利小便。此外還有4種常用調心的中成藥——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丹、牛黃清心丸和人參生脈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癥狀,參選而用。以下順口溜也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心慌氣短食不下,可服柏子養心丸。口燥盜汗大便干,快用天王補心丹。夜晚難眠心煩熱,牛黃清心神自安。常服人參生脈飲,氣陰同補功效全。化生氣血的小腸經《內經?靈蘭秘典論》上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化物”是指小腸能夠將胃輸送來的食物,進行加工,分清泌濁,清者化生成氣血津液,給全身供應營養,中醫叫“運化精微”;濁者通過大腸、膀胱以二便的形式排出,中醫叫“排泄糟粕”。小腸的這種功能決定了小腸經的治療范圍。《靈樞?經脈篇》說,小腸經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經、乳汁、白帶、精液以及現代醫學所稱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與“液”有關的疾病,都可以先從小腸經來尋找解決辦法。另外,小腸經還是調控產婦乳汁分泌的重要經絡。如果產后乳汁不下或量少清稀,通常是小腸經的經絡堵塞不通,我們在培補氣血的同時(如吃豬蹄和鯽魚湯),刺激小腸經的相關穴位也可促進乳汁分泌。下面就找幾個小腸經的常用穴位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