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是中國重要的傳統中藥之一,在很多的中藥醫術中都有記載這種中藥。那么,秦艽能治療什么疾病?
秦艽性平,味苦、辛,入胃、肝、膽經,有祛風濕、舒筋絡、退虛熱、清濕熱之功,為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的通用藥,歷代醫家對此論述頗多,如《神農本草經》曰:“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薄睹t別錄》曰:“療風,無問新久,通身攣急?!?/p>
秦艽臨床應用有很多,可用于治療一下疾?。?/p>
①治療關節痛、頭痛、牙痛等 取秦艽100克,或秦艽、白芷各50克,加入普魯卡因1克,制成注射液100毫升,分裝、滅菌備用。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曾應用2000多人次,對風寒引起的周身疼痛,以及多年風濕性腰腿痛均有止痛效果。
② ②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將秦艽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約含生藥0.625克,每次2~5毫升,每日4~6次,肌肉注射。試治21例,經用藥3~7天均獲痊愈,無1例發生后遺癥。 此外,以秦艽為主,結合辨證施治加用其他藥物,治療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20例,獲得較好療效。
需要說明的是,是藥三分毒,消費者用藥更要謹慎。最好根據自身狀況,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