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女性朋友都希望自己能夠順利的通過懷孕期生下健康的寶寶,可是早產這個癥狀的出現給了她們很大的打擊,那么關于早產有哪些臨床表現以及該如何診斷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相關內容介紹吧:
臨床表現
如同正常分娩者,有子宮收縮、少許陰道流血,往往伴有胎膜早破,宮頸管先逐漸消退、后擴張等。以往有流產、早產史或本次妊娠期有陰道流血史的孕婦容易發生早產。
早產與流產相仿,亦有其發展過程,臨床可分為兩個階段:
1、先兆早產:在中晚期妊娠,敏感的孕婦可以感到子宮收縮,這種無固定間歇時間,持續時間不規則的宮縮,并不是真正將要臨產的宮縮,而是子宮的生理表現,或稱為Braxton-Hick’s宮縮。如子宮收縮間歇時間在10min以內,有逐漸縮短的趨勢,收縮持續時間20~30s,并有逐漸延長的傾向,則可認為是先兆早產的表現。有時甚至伴有陰道分泌物排出,宮頸口擴張或胎膜早破。
2、難免早產:除有規律性子宮收縮,間歇期漸短、持續時間漸長,且強度不斷增加之外,伴有子宮頸容受≥75%及子宮頸擴張≥2cm;或有進行性子宮頸容受及子宮頸擴張,且伴陰道血性分泌物或胎膜已破,情況與足月妊娠臨床相仿。
診斷
子宮收縮與產程進展僅僅意味著妊娠即將結束,至于判斷是否屬于早產范疇,關鍵還在于確定孕周及胎兒大小。臨床可從以下幾方面推算孕周及估計胎兒大小:
1、臨床推算:詳細了解以往月經周期,詢問末次月經日期、早孕反應開始出現時間及胎動開始時間;根據早孕期婦科檢查時子宮體大小是否與停經月份相符合;參照目前恥骨聯合上子宮長度和腹圍推算孕周。
2、子宮頸圖:根據不同孕周測得宮頸長度及宮口擴張大小預測早產。方法有兩種:
(1)指檢法:包括肛查及陰道檢查,國外以陰道檢查為多。在25~31孕周,指檢發現宮頸管長度≤1cm;宮頸內口開張能容納指尖(1cm)時,往往數周后發生早產。
(2)B超檢查:如B超發現:
①宮頸退縮,內口到外口頸管長<3cm者。
②宮頸管擴張>1cm者。
③胎膜向頸管內膨出(即前羊膜囊突出)者。
④子宮下段變薄<0.6cm者。有上述3項或4項者,60%發生早產。
3、超聲檢查:胎兒頭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與胎齡及體重密切相關。根據超聲測量值可估計孕周與胎兒大小。雙頂徑的測量較為準確、誤差少,如≥85mm,96%的胎兒體重≥2500g;股骨長度測量的可靠性約90%,如≥6.8cm,胎兒體重≥2500g(表15-1、2、3)。
上面這些就是關于早產有哪些表現以及如何診斷這個問題的一些相關內容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有所需要的朋友們帶來一些有用的幫助,要知道早產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孕婦朋友們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預防這個癥狀發生的措施。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