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動物的皮毛內臟,植物的根莖葉花,礦物可以作為中藥,還有一種較為少人知道的東西也是可以作為藥材的,就是真菌類的生物,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真菌類的藥材——豬苓;這種中藥可以做菜食用,味道非常的好,豬苓丸就是最為古老的以豬苓為主原料的藥品,不過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豬苓。
豬苓在我國應用歷史悠久。早在《莊子》一書中名為“豕零”。《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本草經集注》記有:“楓樹苓,其皮去黑作塊似豬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實者佳,用之削去黑皮。”《本草衍義》載:“豬苓,行水之功靈,久服必損腎氣,昏入目”。《本草求真》載:“豬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雖有類澤瀉,同入膀胱腎經,解熱除濕,行竅利水,然水消則脾必燥,水盡則氣必走。”
豬苓的藥方:1、治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50克。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2、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小便不利,微渴引飲:豬苓250克,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3、治痃瘧不分新久:豬苓50克,茯苓25克,柴胡20克,半夏15克,甘草5克,生姜三片,大棗二枚。水三碗,煎一碗。未發前服,渣再煎,發后服。4、治腸胃寒濕,濡瀉無度,嗜臥不食:豬苓(去黑皮)25克,肉豆蔻(去殼,炮)二枚,黃柏(去粗皮,炙)一分。上三味搗羅為末,米飲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熟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