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種同類的東西放于一起時,人們常常會好奇它們各自是什么,之間又存有著什么樣的聯系,丹參川芎,其中丹參,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瘕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川芎,栽培植物,主產于四川(灌縣),在云南、貴州、廣西等地,生長于溫和的氣候環境,是一種中藥植物,那么丹參川芎分別是什么東西?
丹參,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細長,圓柱形,外皮朱紅色。莖四棱形,上部分枝。葉對生;單數羽狀復葉,小葉3~5片。頂端小葉片較側生葉片大,小葉片卵圓形。輪傘花序項生兼腋生,花唇形,藍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較上唇短。小堅果長圓形,熟時暗棕色或黑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生長環境:生于向陽山坡草叢、溝邊、路旁或林邊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治婦人經脈不調,或前或后,或多或少,產前胎不安,產后惡血不下,兼治冷熱落胎下血:丹參十二兩,酒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服。亦可水煮。寒疝腹痛:小腹陰中相引痛,白汗出,欲死。以丹參一兩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熱油火灼,除痛生肌:丹參八兩銼,以水微調,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涂瘡上。
川芎,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發達,形成不規則的結節狀拳形團塊,具濃烈香氣。莖直立,圓柱形,具縱條紋,上部多分枝,下部莖節膨大呈盤狀(苓子)。莖下部葉具柄,柄長3-10厘米,基部擴大成鞘;葉片輪廓卵狀三角形,長12-15厘米,寬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狀全裂,羽片4-5對,卵狀披針形,長6-7厘米,寬5-6厘米,末回裂片線狀披針形至長卵形,長2-5毫米,寬1-2毫米,具小尖頭;莖上部葉漸簡化。
功能主治: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