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大家平時肯定都有在喝,如果身體出現一些什么樣的問題或者是身體需要調理的話,很多人都會選擇去找中藥醫師進行調理身體,開一些中藥,現在很多的藥店買的中藥都是煎制好了的,包裝起來送給顧客的,那么買回家之后已經放涼了,中藥還能夠再次加熱喝的嗎?
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藥的水等放溫后再服用。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后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
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常見于寒證用熱藥,宜熱服,如發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冷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后服下。常用于解毒、清熱的藥,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冷服”效果更好。嘔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藥均宜冷服。在我國南方,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茶”,實際上也屬于中藥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但是,對于不應冷服的湯劑,在冷服后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腹瀉或嘔吐。
就方劑的名稱來看,也可以對服藥的溫度作一個初步的判斷。一般情況下,叫做“湯”(如“桂枝湯”等)的中藥方劑多數應熱服,而叫做“飲”(如達原飲)的多數需要涼服。
不管是中藥湯劑,還是湯飲,到底能不能加熱是應該喝冷的還是和熱的,建議患者在服用湯劑之前,應該要先提前問一下中醫師,具體的什么樣的疾病應該要怎么喝中藥,應該要對癥治療。當然是藥三分毒,最好還是要少吃一點藥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