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櫞(學名:Citrus medica L.)又名枸櫞,為蕓香科柑橘屬柑橘亞屬枸櫞區植物。香櫞是植物香櫞和藥材香櫞的統稱。植物香櫞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物,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溫多濕環境。云南西雙版納的闊葉林中,有處于半野生狀態的香櫞。中藥材香櫞是植物香櫞和同屬植物香圓(學名: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成熟果實。主產于浙江、江蘇、廣東、廣西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趁鮮切片,除去種子及瓤,曬干或低溫干燥。具有理氣寬中,消脹降痰之功效。此外,可用作砧木,但只可嫁接佛手,對其他種類嚴格不親和。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枝有短硬棘刺,嫩枝光滑,帶紫紅色。
葉互生;具短柄,無葉翼或略有痕跡,與葉片間無明顯關節;葉片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15cm,寬3.5-6.5cm,先端鈍或短銳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具半透明的油腺點。
總狀花序,3-10朵花生于葉腋;兩性花或因雌蕊退化成雄花,具短柄;花萼淺杯狀,上端5淺裂;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60;雌蕊1,子房10-13室,每室有胚珠多數,花柱肥大,宿存,柱頭頭狀。柑果長圓形、卵形或近球形,長10-25cm,先端有乳頭狀突起,果皮粗糙或平滑,熟時檸檬黃色,芳香、瓤囊小;種子卵圓形,表面平滑。花期4月,果熟期10-11月。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 高9-11m。全株無毛,有短刺。葉互生;葉柄有倒心形寬翅,長約為葉片的1/3-l/4;葉片革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12cm,寬2-5cm,先端短而鈍或漸尖,微凹頭,基部鈍圓,全緣或有波狀鋸齒,兩面無毛,有半透明油腺點。花單生或簇生,也有成總狀花序,花白花;雄蕊25-36;子房10-11室。柑果長圓形、圓形或扁圓形,橫徑5-9cm,先端有乳頭狀突起,果皮通常粗糙而有皺紋或平滑,成熟時橙黃色,有香氣;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一般香櫞3~5年正式掛果。
香櫞樹的花、果、葉能提取芳香油,花與嫩葉可熏茶,果實可制成香圓露,從鮮葉提煉的油精己運用到卷煙、蚊香、清新劑等產品上,使之增加了香氣,提高了香氣品質。另外鮮果內發現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檸檬酸等。是清涼果飲料開發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