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騷客大多以浮萍等象征著生活、官場等的不如意。而此,浮萍也就成為了漂泊不定的代名詞。可是你知道嗎?浮萍的藥用價值有哪些?
浮萍的藥用價值
浮萍還有發汗、祛風、清熱、解毒等多種功能,是治療時行病發熱、斑疹透發不暢、風熱隱疹、皮膚瘙癢、瘡癬、丹毒、燙傷等疾病的要藥。《本草衍義補遺》認為,它“發汗尤甚麻黃”。還有古醫籍記載,它有良好的解酒和促須發生長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浮萍含有醋酸鉀、氯化鉀及碘、溴等物質,還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及糖、蛋白質、葉綠素等。有強心作用、升高血壓作用和解熱作用,對庫蚊幼蟲和蚊蛹有殺滅作用。
保護心血管
青萍水浸膏對奎寧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強心作用,鈣可以增強之,大劑量使心臟停止亍舒張期,并能收縮血管使血壓上升。
解熱
青萍煎劑及浸劑2克/公斤,經口紿予因注射傷寒混合疫苗而發熱的家兔,證明有微弱的解熱作用。
利尿作用
利尿成分為醋酸鉀及氯化鉀。
發散解表
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開竅于鼻,通條水道,下輸膀胱,主一身之表。若邪侵肌表,肌腠郁閉,毛竅閉塞,肺氣不通,水道不暢,臨床可見上焦肺衛表證。《溫病條辨》曰:“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此為吳鞠通治上焦總則之一。浮萍味辛性寒,輕浮升散,善通毛竅,解表發汗,疏散風熱。古有發汗勝于麻黃之說。為風熱表實證發汗解表,麻疹初期解表透疹之佳品。
行水消腫
水液代謝與肺、脾、腎之臟功能密切相關。肺主津液的輸布,通調水道,脾臟運化水濕;腎司水液的蒸騰氣化,三臟功能失常,故可致水液停聚于體內,而成水腫。浮萍味辛性寒入肺與膀胱經,主治各種系因導致肺治節功能失常而引起的水腫。
浮萍所治之水腫,屬風水泛濫的陽水,是利用它祛風、清熱、利水的作用達到消除水腫目的的。
祛風止癢
浮萍可用于風疹及皮膚瘙癢證:風疹及皮膚瘙癢,皆為風邪所致。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別,外風多為皮膚腠理不固,外感風熱或風寒之邪,或因胃腸濕熱,交感風邪所致,內作多為七情所傷,氣血郁滯,生風化燥,肌腠失養而成。浮萍主治外感風熱所引起的風疹及皮膚瘙癢癥。臨床可見風疹呈紅色,灼熱奇癢,遍體抓痕,遇風遇熱尤甚。此外,尚可兼見風熱表癥。取浮萍辛寒之性,輕清透散疏風清熱,風去熱散,風疹必消,搔癢必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