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池中的腐殖土及農家肥遠遠不能滿足所養蟲口所需,必須及時補充。人工飼養螻蛄的天然青飼料有麥苗、谷苗、玉米、高梁嫩葉、瓜果皮等,但一次投入量要少。
投食時間以傍晚螻蛄開始潛出地表活動為好,次日檢查取食情況,以吃完為好,如有余也應撿出,防止積壓變質發霉,引發不利于螻蛄的病菌侵入。精料 以煮熟晾干的谷粒,炒熟的豆餅渣、麥麩、花生碎殼等為好,應隔2—3日投放1次,投放量的多少,也要通過觀察后掌握。為投食方便和減少食物霉爛,可加工成 人工飼料塊。
其成分及制作方法如下:干麥苗或禾本科青苗粉5000克,麥麩(炒香)500克、豆餅粉(炒香)1000克、干酵母50克、清水1.5升。將上 述飼料攪拌成稠糊狀,在案板上壓成薄片,用刀切成1厘米見方的方塊,曬干保存。喂時應用木棒壓碎至米粒大小,成渣而不出粉為好。喂養合成飼料時,應配以青 菜、青草等含水量高的鮮飼料,以補充水量之不足。
關于飼養池中的溫濕度調控,一般來說要求不太嚴格,因為螻蛄是土棲性昆蟲,它們所在環境中的溫濕度變化幅度比大氣環境要小得多,而且通過土壤中 的上下移動,隨時可找到比較適宜于它們生活的溫濕度條件。但最適宜的3種不同土層平均溫度依次為:5厘米深的,15.4—23.1;10厘米深 的,16.5—26.1;20厘米深的14.9—24。氣溫低只是略為影響生育,過高則影響其取食。
因此,氣溫高時,可在飼養池周圍潑水降溫。越冬階段來臨,氣溫隆至lot3左右時,可在池內及其周圍堆放秸稈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