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越來越重要,昆蟲也可以作為中藥材,供人們治療疾病,螻蛄,昆蟲,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黃色,根據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顏色稍有深淺的變化。前腳大,呈鏟狀,適于掘土,有尾須,生活在泥土中,晝伏夜出,吃農作物嫰莖,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螻蛄科,大型、土棲;觸角短于體長,前足開掘式,缺產卵器,本科昆蟲通稱螻蛄,俗名拉拉蛄、土狗,下面介紹認識螻蛄及螻蛄圖片。
全世界已知約50種,中國已知4種:華北螻蛄、非洲螻蛄(應該是東方螻蛄,發生遍及全國,一般在長江以南東方螻蛄較多)、歐洲螻蛄和臺灣螻蛄。
外形:體狹長。頭小,圓錐形。復眼小而突出,單眼2個。前胸背板橢圓形,背面隆起如盾,兩側向下伸展,幾乎把前足基節包起。前足特化為粗短結構,基節特短寬,腿節略彎,片狀,脛節很短,三角形,具強端刺,便于開掘。內側有1裂縫為聽器。前翅短,雄蟲能鳴,發音鏡不完善,僅以對角線脈和斜脈為界,形成長三角形室;端網區小,雌蟲產卵器退化。
釋名: 蟪蛄、天螻、螻蟈、仙姑、石鼠、梧鼠、杜狗。
氣味: 咸、寒、無毒。
主治: 1、水腫病(腹滿,喘急,不能安臥)。用螻蛄五枚,焙干為末,飯前用開水送服一錢,以小便通暢為效,加甘遂末一錢、商陸汁一匙,忌鹽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螻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錢,立通。又方;用螻蛄一個、葡萄心七個,搗爛,露一夜,曬干,共研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螻蛄陰干,分頭、腹、尾,焙過收存,治上身水腫,用頭末七個治身體中部水腫,用腹末七個治下身水腫,用尾末七個,飯前服,酒送下。
2、大腹水腫。用螻蛄炙熱,每天吃十個。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黃各三錢,共研為末。以螻蛄七個,加搗爛的蔥,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個剪作左右兩半。退左側水腫時,即以蟲的左側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藥末二錢,黎明時,用淡竹葉、天門冬煎激發調服。三天后,照這種方法服蟲的右側七片。
3、鼻消水(頭面乳腫較重)。用螻蛄一個。輕粉二分半,共研為末,每次取少計,入鼻中,以黃水出盡為效。
4、石淋用痛。用螻蛄七個、鹽二兩,在新瓦上焙干,研為末。每服一匙,溫酒送下。
5、大小便不通。用螻蛄、蜣螂各七個,男取蟲頭,女取蟲身,瓦上焙焦,研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極效。
6、胞衣不下。用歸螻蛄一個,水煎開二十次,灌入即下。
7、牙齒疼痛。用螻蛄一個,裹舊糟中,濕紙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