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發病機制與年齡、營養、代謝、環境和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對白內障的確切發病原因并無確切的定論,一般認為是機體內外各種因素對晶狀體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導致白內障的可能誘因如下。
1、年齡: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機體不斷衰老,就像人會出現白發和皺紋一樣,晶狀體也將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而渾濁。一般情況下,50歲之后就可能出現老年性白內障,在少數特殊人群,出現的時間可能更早。因此,50歲之后對晶狀體進行適度的保養,可能對延緩白內障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白內障專科程冰
2、紫外線:紫外線對眼組織的長期照射是目前較為明確的白內障誘因。陽光的長時間照射會破壞晶狀體的化學性質的穩定,加速其老化的進程。因此,在戶外的情況下,佩戴濾除紫外線的眼鏡是有必要的。
3、營養和飲食:蛋白質是人體代謝中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晶狀體主要由蛋白質組成。當人體出現營養不良或營養不均衡時,蛋白質的代謝受到影響,晶狀體就會出現混濁。特別是老年人,機體的吸收功能下降,如果過度戒口,對營養的攝入不足時,更容易出現異常。此外,吸煙、飲酒等也是導致白內障的危險因素。
4、代謝與疾病:如糖尿病,因為血糖升高,晶狀體內葡萄糖增加,晶體吸收收水份,晶狀體纖維腫脹、混濁。這個過程可以很快發生,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白內障發生往往比普通人快,有些人一、二個月甚至一、二天白內障就可能熟透。全身免疫系統疾病如白塞氏病等,可導致眼部炎癥,也會影響晶狀而誘發白內障。低鈣血癥也可導致白內障的發生。
5、藥物(包括中毒):很多藥物的副作用是導致白內障的發生。臨床上最多見的是糖皮質激素類,這類藥物多用于風濕關節痛、皮膚及粘膜瘙癢、支氣管哮喘等病人。這類藥對緩解以上疾病的癥狀快速而有效,因此,很多病人常常自行去藥店購買使用,長期應用或對藥物敏感時,就可能導致白內障的發生。另外,某些抗精神病的藥物如氯丙嗪也可誘發白內障。有些青光眼的患者,如果長期使用縮瞳劑降低眼壓,發生白內障的機會也增大。嬰兒出生時過量或長時間、高濃度吸氧也可以導致白內障的發生。
6、眼部其他疾病:高度近視患者,由于眼球較正常人變長變薄,眼代謝異常,白內障比正常人出現得更早,很多年輕人就可出現較嚴重的白內障。另外,葡萄膜炎、青光眼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后的患者也較容易出現白內障。對于年輕人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生活節奏緊張,壓力大,加班熬夜,免疫力的異常,眼睛有可能出現中間葡萄膜炎,此時眼部的癥狀并不明顯,偶爾可能出現飛蚊癥,但是,慢慢就可能導致白內障的發生。眼部的外傷如果傷及晶狀體,也會因晶狀體完整性受到破壞而使原本的透明變得渾濁;
7、遺傳和先天因素:是導致小兒白內障的主要原因。遺傳是由于家族基因異常導致的,這類病人往往存在家族史,血緣幾代都可能有同樣的病患出現。而先天因素主要是由于母孕期或生產期的異常導致的白內障。如孕期感冒、病毒感染、服用藥物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