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病變雖然主要在肝臟,但是由于肝臟是身體中重要的臟器,其病變會影響全身各個臟器系統的功能。
(一)消化系統
(1)消化性潰瘍病:慢性肝病合并消化性潰瘍病發病率為15%~30%,遠高于一般人群。與肝臟病變程度有關,大部分患者無典型臨床癥狀。有學者稱之為“肝源性潰瘍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消化中心金瑞
(2)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癥:幾乎所有肝硬化患者都有慢性膽囊炎,大部分患者為非細菌性,臨床無特征性表現,少部分患者有肝區不適。肝硬化患者膽石癥發病率為20%~30%,可能與溶血及膽色素排泄障礙有關。臨床表現也不典型。
(二)內分泌系統
(1)糖耐量異常、60%~80%的肝硬化患者有糖耐量異常,其中15%~20%可表現為明顯糖尿病,稱為“肝源性糖尿病”。大部分患者無典型的臨床表現。
(2)激素分泌功能混亂:雌激素增多、雄激素減少。男性患者性欲下降、毛發脫落及乳腺增生;女性表現為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
(三)神經系統
(1)肝性腦病:是由于肝功能嚴重受損導致氨中毒,以神經、精神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
(2)肝性脊髓病:發生率為0.1%~10%。臨床除了肝硬化的表現外,持久的神經系統異常,表現為雙下肢痙攣性截癱,起病緩慢,但進行性加重,不伴感覺障礙和肌萎縮。
(四)呼吸系統
(1)肝肺綜合征:有50%―60%患者出現明顯的低氧血癥及肺功能改變,臨床表現為口唇發紺,少部分患者可出現忤狀指。。
(2)肺動脈高壓癥: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暈厥,少部分患者咯血。(五)泌尿系統
(1)肝腎綜合征:表現為少尿、氮質血癥、低鈉等。
(2)HBV相關性腎炎:早期臨床主要表現為尿蛋白、血尿,晚期可出現氮質血癥及腎功能衰竭。
(3)“黃疸腎” 指由于膽汁酸或膽鹽沉積于腎小管所致的腎臟疾病,臨床無特異性表現,故診斷困難。
(六)心血管系統
肝硬化患者處于體循環高動力循環狀態,血漿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臨床表現為手熱、毛細血管搏動、心動過速及低血壓等。少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可并發結節性多動脈炎。臨床出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高血壓、肌痛等多系統損害。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