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初產婦哺乳期多見,以產后六周內發病最多見。可一側或雙側同時發病。急性乳腺炎起病急,如不積極治療,可轉化為膿腫,病后可影響患者乳腺分泌而造成無乳。
一、急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其一,乳汁淤積:哺乳方法不當,哺乳不暢、乳腺導管堵塞等情況下導致乳汁淤積,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其二,細菌逆行感染:在乳頭破裂、乳頭畸形或乳頭外傷的情況下,細菌可從乳頭逆行進入乳房而擴散至乳腺實質。其三,全身抗感染能力下降。海南省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李冠喬
二、急性乳腺炎的臨床表現;
(1)局部表現:初期主要表現為乳房腫脹疼痛,壓痛性腫塊,繼而局部皮膚可有紅熱。若進一步發展,癥狀加重,并可形成膿腫,出現局部波動感,局部皮膚表面有脫屑,穿刺可抽出膿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疼痛,當膿腫破潰或切開后,癥狀多減輕。
(2)全身表現:高熱,寒戰,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
三 護理措施
1.預防
(1)避免乳汁淤積:養成定時哺乳的哺乳習慣;每次哺乳時盡量讓嬰兒吸凈。如有淤積,應及時用吸乳器吸出乳汁,或按摩乳房幫助乳汁排出。
(2)防止乳頭破損:在妊娠后期,每日用溫水擦洗乳頭;用手指按摩乳頭,并用75%乙醇擦拭乳頭,使乳頭表皮堅韌不易破損。
(3)保持乳頭清潔,防止細菌侵入:妊娠期應經常用肥皂水及溫水清洗兩側乳頭;妊娠后期每日清洗,定時哺乳,哺乳前后應清洗乳頭,每次應盡可能將乳汁排空,如乳汁過多,嬰兒不能吸盡,應借助吸乳器將乳汁排空;并應注意嬰兒口腔衛生;如有乳頭破損,應停止哺乳,定期排空乳汁,局部涂抗生素軟膏,待傷口愈合后再哺乳。不宜讓嬰兒含乳頭睡覺,哺乳后用胸罩將乳房托起……
(4)矯正乳頭內陷:妊娠期可每日擠捏、提拉乳頭,多數可以糾正,哺乳時有利于嬰兒吸允,防止乳汁淤積。
(5)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暈食,忌辛辣。 (6)保持積極樂觀情緒:情志不暢亦與本病有關,產后媽媽需調整自我心態,保持心情舒暢,不可情志抑郁,要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勸導病人消除不良情緒。
2.炎癥發生后護理
(1)一般護理:適當休息,注意個人衛生,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飲食,并注意水分的補充。
(2)用乳罩托起腫大的乳房,以減輕疼痛,有利于血液循環,控制炎癥發展。
(3)消除乳汁淤積:必須保持乳汁通暢排出,可用吸乳器抽吸,或用手、梳子背沿乳管方向加壓按摩,使乳管通暢。
(4)局部熱敷:早期可行熱敷,每次20~30分鐘,每天3~4次,促進血液循環,利于炎癥消散,或用鮮蒲公英、銀花葉各60克洗凈加醋或酒少許,搗爛外敷。用寬布帶或乳罩托起乳房。水腫明顯者可用25%硫酸鎂濕熱敷。
(5)病情觀察:應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定時測量和記錄,如體溫38.5℃以上,每天測4次,39℃以上,每天測6次。定時測體溫、脈搏、呼吸,了解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有無升高,注意用藥反應,高熱患者可給予物理降溫。
(6)術后護理:保持傷口引流通暢,注意手術部位的清潔等,每日換藥,更換引流。
3.自我按摩方法
(1)推撫法:患者取坐位或側臥位,充分暴露胸部。先在患側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許石蠟油,然后雙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輕輕向乳頭方向推撫50~100次。
(2)揉壓法:以手掌上的小魚際或大魚際著力于患部,在紅腫脹痛處施以輕揉手法,有硬塊的地方反復揉壓數次,直至腫塊柔軟為止。
(3)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著力,抓起患側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復施術10~15次。左手輕輕將乳頭揪動數次,以擴張乳頭部的輸乳管。
(4)振蕩法:以右手小魚際部著力,從乳房腫結處,沿乳根向乳頭方向作高速振蕩推趕,反復3~5遍。局部出現有微熱感時,效果更佳。
雖然乳腺炎現在比較多發,但是掌握正確的擠奶方式和哺乳期間正確預防方法,還是能夠減少其發病率的,因此還是提倡母乳喂養!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