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竻慈姑,又寫作勒慈菇,它并不是一種菇,而是一種植物的根莖,是一種藥菜兼用的中藥材,勒慈菇具有很多的功效與作用,這讓不了解的它的錯失很多,為了讓大家了解勒慈菇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勒慈菇如何食用,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學習一下。
竻慈菇別名:天河芋,勒茹茹,水刺芋,水竻鉤,勒蒙,水勒芋,有勒慈姑,旱慈菇,竻芋,竻藕,勒慈茹,勒芋,巧南,野茨茹,山茨茹。
藥材性狀
中藥竻慈菇為天南星科植物刺芋的根莖或全草。夏,秋季采收,挖取根莖或全草,洗凈,曬干或切碎曬干。有很強的適應性,在陸地上各種水面的淺水區均能生長,但要求光照充足,氣候溫和、較背風的環境下生長,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層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長。風、雨易造成葉莖析斷,球莖生長受阻。
干燥根莖圓柱狀,表皮棕褐色,有隆起結節及銳利的硬刺,節間長約6~7厘米。有殘留側根痕及向里卷曲的葉柄基部。藥材多切成斜片狀,斷面灰白色或粉紅色,粉性,有許多棕色小點。味麻辣。
性味與歸經
味苦,辛,性涼,歸心,肺,膀胱經。
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健胃消食。主治熱病口渴,岳熱咳嗽,小便黃赤,腎炎水腫,白帶,風濕痹痛,跌打腫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小兒頭瘡,胎毒,痄腮,淋巴結結核,癰腫瘡癤,毒蛇咬傷。
使用方法
內服:煎湯,9~15克。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咳嗽痰中帶血、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腳氣病、神經炎患者多食。(慈菇不宜多食,多食則發腸風痔漏,崩中帶下,使人干嘔、損牙齒、失顏色、皮肉干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