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中藥材的名字前面都要加一個制,比如制巴戟天,那么在前面加一個制是什么意思呢?巴戟天,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除去須根,曬至六七成千,輕輕捶扁,曬干,生于山谷溪邊、山地疏林下或栽培,分布于福建、酒杯、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之功效,常用于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那么,制巴戟天與巴戟天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制巴戟天分炙制巴戟天、鹽制巴戟天、酒制巴戟天,制巴戟天有補腎助陽、強筋壯骨、祛風除濕的功效,制巴戟天有治療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小腹冷痛、小便不禁、宮冷不孕的作用,制巴戟天用藥禁忌是陰虛火旺者忌服巴戟天。
制巴戟天用藥禁忌:陰虛火旺者忌服巴戟天。覆盆子為之使。巴戟天惡朝生、雷丸、丹參。凡病相火熾盛,便赤,口苦,目赤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秘,法咸忌之。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四者禁用巴戟天。
制巴戟天炮制方法:巴戟天:揀去雜質,用熱水泡透后,趁熱抽去木心,切段,曬干。炙巴戟:取甘草,搗碎,置鍋內加水煎湯,撈去甘草渣,加入揀凈的巴戟天,煮至松軟能抽出木心時(此時余湯不宜多),取出,趁熱抽去木心,曬干。(每巴戟天100斤,用甘草6斤4兩),鹽巴戟:取揀凈的巴戟天,用鹽水拌勻,入籠蒸透,抽去木心,曬干。使用巴戟天時,須用拘杞子湯浸一宿,至稍軟漉出,再用酒浸一伏,再漉出,用菊花一同熬至焦黃,除去菊花,用布拭干用。用酒浸一宿,銼焙入藥,如急用,只用溫水浸軟抽去木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