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醫術的中醫,現在深得人們的關注,它對于治療一些慢性疾病尤其有效,所以多了解中藥材很有用,下面簡述秦皮及秦皮的副作用,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別名:岑皮(《淮南萬畢術》),梣皮(《別錄》),樊槻皮(陶弘景),秦白皮(《藥性論》),蠟樹皮(《中藥志》),苦榴皮(《全展選編·皮膚病》)。
性味:味苦,寒。
歸經:歸肝經、膽經、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清肝明目,收澀止痢,止帶。
主治:用于熱毒瀉痢,帶下陰癢,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障。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9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煎水洗。藥材基源: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臘樹、小葉白臘樹或秦嶺白臘樹的樹皮。采收儲藏:春秋二季剝取。曬干。切絲。生用。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絲,曬干。
注意事項
宜忌: 脾胃虛寒者忌服.
毒副作用: 秦皮乙素及馬栗樹皮甙毒性均很低.小鼠口服馬栗樹皮素的半數致死量為2.39g/kg, 小鼠口服馬栗樹皮甙的半數致死量為11.5g/kg.小鼠灌服馬栗樹皮素1g/kg, 連續2周未見毒性反應.馬栗樹皮甙和馬栗樹皮素中毒時, 出現鎮靜、驚厥、昏迷、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臨床服用本品, 口服秦皮煎劑, 除個別人出現惡心、嘔吐外,余無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