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耳環,初聽這名字還以為是黃金做的耳環,其實不然,也許很多人都不認識,但這確實是一種中藥材,它出自《廣西中草藥》,別名為土細辛、大葉細辛、大葉山茨菇、一塊瓦、龍須草、馬蹄細辛、小犁頭,藥材基源:為馬兜鈴科植物金耳環和長莖金耳環的全草,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連根采挖,去泥土,陰干,那么,金耳環價格和它的功效是什么呢?
金耳環,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葉柄長10-20cm,有柔毛,芽胞葉窄卵形,先端漸尖,邊緣有睫毛;葉片長卵形、長10-15cm,寬6-11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耳狀深理解,通常外展,上面中脈兩旁有白色云斑,偶無,具疏生短毛,下面右見細小顆粒狀油點,脈上和葉緣有柔毛。花紫色,直徑3.5-5.5cm;花梗常彎曲;花被管仲狀,中部以上擴展成一環突,然后縊縮,喉孔窄三角形,無膜環,柱頭側生。花期3-4月。
金耳環的禁忌注意: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熱性之品,如若食之,則會抵消其效果,有的還會促發炎癥,傷陰動血(出血)。金耳朵的生態環境:生于林下陰濕地或山坡;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性味:辛;苦;溫;小毒,歸經:肺;肝;脾;胃經。用法用量:煎湯,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草搗敷;干全草研末吹鼻;或撒;酒調搽。
金耳環功能主治:溫經散寒;祛痰止咳;散瘀消腫;行氣止痛。主治風寒咳嗽;風寒感冒;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胃炎;風寒痹痛;齲齒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在《嶺南采藥錄》中記載:理跌打,治毒蛇傷,又能生肌去腐。在《廣西中草藥》中記載:祛風散寒,平喘止咳,行氣止痛,解毒消腫。治風寒咳嗽,支氣管哮喘,腹寒痛,齲齒痛,毒蛇咬傷,跌打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