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為常用中藥,具有清熱、平肝、息風、定驚等功能。主治頭暈、高血壓及小兒驚風等。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云南以及長江以南至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生于山谷、溪邊疏林中。
鉤藤泡水喝的功效
1、鎮靜和抗驚厥作用
對中樞運動性分析器興奮性增高的狀態,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心血管系統是一個封閉的管道系統,由心臟和血管所組成。心臟是動力器官,血管是運輸血液的管道。
3、對子宮平滑肌收縮的作用
子宮收縮是指整個腹部覺得硬綁綁的,或是有緊繃感,甚至會有疼痛的現象。但是,當胎兒在活動或是胎兒長大,子宮帶拉扯時,也感到似乎是有子宮收縮。
4、治小兒驚厥功效
小兒驚厥又稱抽風,主要表現為突然意識不清,兩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動,通常數分鐘后緩解。驚厥同時發熱的常見原因有:
1、熱驚厥。如上呼吸道炎、幼兒急疹、扁桃體炎、支氣管肺炎、泌尿道感染、麻疹、猩紅熱、腮腺炎等,這種情況臨床常見,占驚厥伴發熱的50%以上。
2、顱內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腦炎、結核性腦膜炎、霉菌性腦膜炎、腦膿腫等。
3、急性嚴重感染。如敗血癥、 大葉性肺炎、中毒性菌痢、沙門氏菌感染等可引起中毒性腦病,可能是由于機體對感染毒素的過敏反應及體液代謝紊亂、腦缺氧等引起。
主證:驚怵不安,或驚恐異常,面色或青或白,吐舌驚叫急啼,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滑。
癥候分析:本證多由胎中受驚或嬰幼兒期卒受驚嚇而致。暴受驚嚇,氣血逆亂,神志失常,神氣潰亂,精神傷動,故見驚恐異常,驚叫急啼。神不守舍,故見驚怵不安,面色或青或白。舌為心之苗,心經積熱,故見吐舌。
治法:鎮驚安神,祛風定癇。
5、治高血壓功效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
6、治小兒盤腸內釣功效
小兒盤腸氣痛,表現為干啼,額上汗出。由于小兒腸府脆弱,突為寒氣所搏而成。治宜利氣散寒。用金釣子散加減。
7、治傷寒頭痛功效
傷寒頭痛 ,病證名。外感風寒表證所見頭痛。《醫學六要·頭痛》:“傷寒頭痛,脈浮而緊,身形拘急,惡寒脊強,身大熱。”治宜疏寒解表,選用麻黃湯、羌活沖和湯等方。參見風寒頭痛條。
8、治半邊風
就是人體的一半癱瘓。有的是短暫性的,有的是持久性的。
9、治面神經麻痹
1961年6月國際醫學協會稱“面神經麻痹稱”為“面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通常是指在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面神經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10、治嘔血
對于一些重癥患者,有吐血情況的,可以緩解其耐受程度。降低其吐血次數。這也是臨危病人常用藥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