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的特有藥物,那么你知道中藥羌活嗎?羌活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羌活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康網小編來了解一下羌活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羌活的簡介:
【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入膀胱、腎經。
羌活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或入丸、散。
羌活的禁忌注意:
1、該品辛香溫燥之性較烈,故陰虧血虛者慎用。陰虛頭痛者慎用。
2、血虛痹痛忌服。
3、《本草經疏》:血虛頭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帶寒熱者,此屬內證,誤用反致作劇。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1、散風寒濕,止痛。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jié)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2、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3、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等證。本品有較強的發(fā)散風寒和止痛效果。常與防風、白芷、細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湯。
4、用于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jié)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用。本品能祛風勝溫,散寒止痛。常與防風、同用,如蠲痹湯。
羌活的選方:
1、治療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掣痛不可屈伸 或身微腫不仁:羌活(去蘆) 附子(炮 去皮臍) 白術甘草(炙)等份.每服20克 水一盞半、生姜五片 煎至七分 去滓 溫服不拘時候[3].(《濟生方》羌附湯)
2、治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羌活20`25克,板藍根、蒲公英各50克。水煎,每日一劑,分二次服。(上海中醫(yī)學院附屬龍華醫(yī)院)
3、治太陽傷寒無汗:羌活、獨活、荊芥、防風、廣皮、甘草。煎服。(《醫(yī)級》羌活湯)
4、解牙臨寒:羌活、防風、蒼術、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張元素九味羌活湯)
5、治太陽經頭痛:防風1克,羌活1.5克,紅豆二個。為末,鼻內搐之。(《玉機微義》)
6、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者: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2.5克,蔓荊子1.5克。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空心食前。(《內外傷辨》羌活勝濕湯)
7、治療客寒犯腦 腦痛連齒 手足厥冷口鼻氣冷之證:羌活5克 附子、干姜各2.5克 炙甘草4克.水煎服.(《醫(yī)學心悟》羌活附子湯)
8、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9、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等證。本品有較強的發(fā)散風寒和止痛效果。常與防風、白芷、細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湯。
10、用于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節(jié)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為適用。本品能祛風勝溫,散寒止痛。常與防風、同用,如蠲痹湯。
擴展閱讀:羌活的臨床應用
1、用于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等癥。
羌活功能發(fā)散風寒,祛風止痛,用于感冒風寒,兼有頭痛、身痛為主,常配防風、白芷等藥同用。
2、用于風濕痹痛,頭痛等。
羌活祛風濕的作用也甚為顯著,為祛風勝濕常用之品,但一般認為該品以風濕痹痛在身半以上者為宜,如周身痹痛,可配防風、獨活等同用。對于頭痛病癥,多配合川芎、細辛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