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胡頹子葉
【別名】胡頹葉、牛奶子葉。
【產地分布】生于山野灌木叢中。分布于陜西、湖北、江蘇、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藥材性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尖,基部圓形,全緣或微波狀緣,革質,上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具光澤,散生少數黑褐色鱗片;葉背面被銀白色星狀毛,并散有多數黑褐色或淺棕色鱗片,主脈在葉背面突出,密生黑褐色鱗片,葉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時呈筒狀。葉柄粗短,長0.5~1厘米,灰黑色。質稍硬脆,氣微,味微澀。
【性味歸經】性平,味酸。歸肺經。
【功效與作用】斂肺、平喘、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咳嗽氣喘、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