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而異
無論藥療還是食療,中醫有個基本原則是對應性治療,即“補不足,損有余”,按照中醫理論,食療過程中應遵循“寒者溫之、熱者涼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原則。而對疾病,則應根據其輕重緩急的不同,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皹恕笔羌膊〉呐R床表現和癥狀,“本”是疾病發生的機理和病機,一般慢性疾病多從治本著手,急性病則多先治其標再治其本或標本同治。
因此,對不同的疾病,食補也應有不同的食補原則。如糖尿病病人飲食以益氣養陰為主,食療的原料以山藥、麥冬、枸杞多見。腎病患者,可服茯苓皮、黑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