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每月總有那么幾天會出現不適癥狀,由于是有些女生經期會出現頭暈、惡心、肚子痛等癥狀,這些都是屬于月經不調的癥狀,那么我們女性月經不調怎么辦呢?中醫認為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要對癥下藥,下面小編就推薦6種中醫調理方法!
1.脾腎氣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量多,經色淡,質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墜,納呆便溏,夜尿多。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脈細無力,尺脈弱。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調經。
方藥:舉元煎合歸腎丸加減。黨參20克,黃芪20克,白術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續斷15克,補骨脂15克,菟絲子20克,艾葉10克,首烏30克,當歸12克。
方解:本方用黨參、黃芪、白術健脾益氣,熟地、補骨脂、菟絲子、川續斷補腎,艾葉溫經止血調經,首烏、當歸養血調經,炙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法:正值經期量多,去當歸,加阿膠12克(另溶)、烏賊骨12克、金櫻子30克、艾葉用炭以止血。經期延長,日久不斷,加炒蒲黃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納呆食少,加淮山藥20克、砂仁9克(后下)、陳皮6克以行氣健脾胃。若月經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雞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