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輸血溶血反應的護理措施
- 輸血溶血反應的護理措施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歐晉平 主任醫師

輸血后發生溶血的護理工作比較復雜,需要做到監測生命體征、記錄出入量和保存血樣等方面,具體如下:1、監測生命體征:溶血的病人需要吸氧,監測血氧飽和度、心率等,記好尿量。如果無尿的病人,甚至還要去做導尿管的插管治療,以更好監測尿量;2、記錄出入量:堿化和水化尿液是重要的措施;3、保存血樣:追溯發生溶血的原因是在檢測過程中不規范而導致異型輸血,還是因為特殊的血型而導致溶血反應,需要進一步鑒定。個別情況是因為血源受到污染,而導致感染的情況發生。病人輸血后發生溶血屬于血液科急癥,要求立刻停止輸血,需將血樣作為保存,進一步做鑒定,明確發生溶血的原因。病人除及時輸液外,還需堿化尿液,促進導致溶血的物質排出。溶血發生最常見的是血型不合,但也有類似于過敏反應的溶血反應,還有溶血后的發熱反應,所以病人表現為寒戰、高熱,包括腰腿痛,尤其是腰痛比較明顯。嚴重病人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少尿、無尿等表現,甚至電解質紊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