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迫癥治療藥物
-
參與醫生
海南省人民醫院 李佳 副主任醫師

藥物治療是強迫癥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具有抗強迫作用的藥物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也把它叫做SSRI,還有三環類抗抑郁藥等,其中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目前治療的一線用藥,也是首選用藥。至于三環類抗抑郁藥,例如氯米帕明,因為副作用比較大,現在臨床上用的比較少。藥物治療包括急性期、鞏固期和維持期三個治療階段,藥物一般從一線用藥中選擇,也就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例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羅西汀、西酞普蘭。藥物治療用于強迫癥,往往需要用到藥物說明書上推薦的比較高或者最高的劑量,并且需要使用劑量到足夠的時間,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對于多數患者來講,藥物治療4-6周以后有顯著改善,有些患者需要10-12周才有改善。
另外,在SSRI類藥物基礎之上,聯合抗精神病藥可以增加療效,常用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例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奧氮平等。急性期治療效果好的患者可以進入為期1-2年的鞏固期和維持期治療,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患者復發。這兩個階段的用藥一般跟急性期相同,完成維持期治療的患者如果情況一直比較穩定,經過專科醫生的系統評估,考慮逐漸減藥,直至停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