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新生兒黃疸怎么回事
- 新生兒黃疸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 張薇 副主任醫師

孩子在宮內是一個低氧的環境,紅細胞會代償性增多,出生以后空氣中的氧氣比宮內的氧含量高,有些紅細胞就會出現破壞的情況。紅細胞破壞以后就會生成血紅素,在肝臟的代謝過程中轉變成膽紅素,就會出現皮膚黃疸的情況。其實這是一個生理現象,每個小孩子都會出現黃疸。還有部分可能是剛剛出生的小孩子,吃奶攝入不足或者排泄較少,膽紅素沒有及時地排泄掉,也會出現黃疸的情況。
新生兒黃疸是一個生理性的表現,正常的黃疸只要在監測黃疸的范圍內,無論是產科、新生兒科或者是門診都有監測黃疸的指標,如果黃疸值都在正常范圍內,則可以觀察。主要是給孩子多喝奶、多排泄。足月兒,一般1-2個月以內可以代謝,黃疸會逐漸消失。如果是早產兒,可能要2-4個月,或者3個月之內會逐漸消退。如果寶寶出生后,黃疸出現得很早或者是黃疸的程度很嚴重,已經超過了正常范圍,需要干預治療,這屬于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很多種:
1、比較常見的是媽媽是O型血,爸爸不是O型血,小孩子也不是O型血的情況下,會出現ABO溶血。如果寶寶是ABO溶血,一般生后1-2天,黃疸值就會逐漸升得很高,這種情況需要住院干預治療;
2、病理性黃疸需要明確是否存在有感染的問題,感染的情況下會引起膽紅素的分泌,膽紅素增多會引起黃疸的排泄,這種情況會引起黃疸升高得較快,且超過正常值;
3、先天發育的問題,比如腸道閉鎖、膽汁淤積、先天性宮內感染引起肝臟排泄功能的問題等,只要影響肝臟對黃疸的代謝問題及轉運情況,就會出現病理性黃疸。
在生活過程中還是生理性黃疸的情況比較多,所有的小孩子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可能有些家長不太會觀察,對喂養也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寶寶應該吃多少、怎么吃、大便怎樣屬于正常等,可能喂養不夠,所以大便排泄也不夠。這種情況下可能早期是生理性黃疸,到后面由于排泄的情況不好、吃奶不夠或大便的排泄情況不好等,黃疸可能會慢慢加重,從而變成病理性黃疸,也就是黃疸到了干預值。如果到了黃疸的干預值,可以在醫院做藍光治療或者監測。另外,如果小孩子吃完奶后大便,一般1-2天呈墨綠色的胎糞,胎糞排完后就應該黃色大便、金黃色的大便較好。家長也可以注意觀察皮膚的黃疸情況或者小孩子黃疸幾天是否有變化,其實這些情況下都可以去門診或者兒保科監測黃疸值,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沒有關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