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電解質紊亂怎么診斷
- 電解質紊亂怎么診斷
-
參與醫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劉澤灝 副主任醫師

電解質紊亂的診斷,主要是依據抽血化驗電解質的水平做出。電解質包括血液中的鉀、鈉、氯、鈣、磷、鎂,以及碳酸氫根、陰離子間隙等,對于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維持非常重要,因此這類電解質都有一個正常的參考范圍。當指標脫離參考范圍,變得偏高或偏低,通常提示存在電解質紊亂,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紊亂有高鉀、低鉀、高鈉、低鈉、高鈣、低鈣等。電解質紊亂可能受生活中飲食因素的影響,但也有可能是受疾病的影響。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出現鉀高或鈉高等,通常不用過于緊張,但如果多次復查,都出現電解質的檢測結果高于或低于所附的正常參考范圍,就可以診斷為電解質紊亂。此時一定要到醫院就診,請醫生幫助判斷和分析,存在哪一種電解質紊亂,以及出現電解質紊亂的原因,找到相應的病因后再采取相應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