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登革熱的最初癥狀
- 登革熱的最初癥狀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鄒洋 主任醫師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在我國屬于乙類傳染病。登革熱一旦感染,潛伏期是1-3天,也就是落地到登革疫區1-3天后,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登革熱最早的臨床表現就是發熱、關節痛、皮疹,如果出現相關的癥狀,就要考慮登革熱的可能,具體如下:1、發熱:發熱一般可以達到39-40℃的高熱;2、關節痛:關節痛又叫碎骨痛,是非常難以忍受的大關節疼痛,比如肩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大關節的疼痛;3、皮疹:一般發熱3-5天之后,患者會出現一身皮疹,這些皮疹可以是斑疹、丘疹、出血點等。在這個時候如果去查血常規,可見白細胞不高,淋巴比例增高,符合病毒性感染的可能。此時就要考慮登革感染的診斷是否成立,并進行相應的治療。所以登革熱早期出現的臨床表現是發熱、大關節碎骨樣疼痛,為難以忍受的疼痛,還有3-5天之后出現的皮疹,是登革熱的早期臨床表現。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