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梗驗血指標哪3項
- 心梗驗血指標哪3項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懷疑急性心肌梗死,就診時常會檢查心肌損傷標志物,一般指標為肌紅蛋白、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上指標升高,提示可能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情況如下:1、肌紅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之后2h內升高,在12h左右達峰;2、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3-4h后升高;3、肌鈣蛋白:通常為最有意義的指標,包括肌鈣蛋白I和肌鈣蛋白T。肌鈣蛋白升高為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必要條件,其升高較晚,在發病后的4h左右才開始升高。若為急性心梗極早期階段,例如4h之前,可能不出現肌鈣蛋白升高,此時易漏診急性心肌梗死。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其他疾病亦會引起以上指標升高,常見于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此時以上指標經腎臟排出減少,繼而導致上述指標升高,此時需結合癥狀和心電圖,進行綜合判斷,不能單純認為心肌酶升高,就是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階段,肌鈣蛋白可能為陰性,此時更具有診斷價值的是癥狀和心電圖,若出現典型心絞痛癥狀,并伴有心電圖ST段壓低、抬高,以及T波倒置等缺血改變時,則需高度懷疑急性心肌梗死發生。進行心肌酶檢查時,若首次檢查發現心肌酶為陰性,一般需要在3-4h后再復查,動態觀察心肌酶變化,對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更有意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