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高脂血癥中醫診斷方法
- 高脂血癥中醫診斷方法
-
參與醫生
銀川市中醫醫院 王輝 副主任醫師

高脂血癥在臨床中用中醫治療,主要分為幾個證型:
1、濕熱壅滯型:臨床表現主要以形體比較壯實、血脂高、口苦、口膩、口干、咽燥、渴而不思飲、胸悶心煩、脘痞脅脹、小便黃、大便干,舌質是紅的,苔黃膩、脈滑數,病因病機就是平時喜食肥甘油膩,導致濕熱久蘊而瘀滯肝膽,氣化不利,流而成脂;
2、痰濕濁阻型:臨床表現是血脂高,形體比較豐滿、少動多靜、四肢倦怠、沉重、頭腦昏脹、頭暈目眩、胸悶、氣短、惡心、嘔吐,腹脹、納呆、咳嗽、痰多,大便有時不成形、舌胖苔膩、脈弦滑。病因病機是此類患者多肥胖,胖人多痰濕,而且平時比較喜歡吃一些肥甘厚味,導致痰濁、濕阻、久結血脈、氣血不通;
3、瘀血痹阻型:臨床表現主要以血脂高、胸悶、憋氣時作、胸痛、痛處固定,甚而引起來肩臂還有背部疼痛。舌質暗,舌體胖大或者有紫斑,脈澀、滑都可有。病因病機主要以痰濁久瘀血脈,氣血運行不暢,瘀阻心脈,胸陽不宣而導致;
4、脾虛濁聚型:臨床表現是血脂高、四肢無力、困倦、神志疲憊、納果食少、脘痞腹脹、面色不華、大便溏而次數多、頭暈目眩、胸悶憋氣、口膩口干,舌質淡,舌苔白滑,脈虛細。病因病機主要是此類患者脾氣不足,氣血不得生化,無以榮養形神,故乏力體瘦,津液不布,精微反生痰濁,聚而成脂;
5、肝腎陰虛型:臨床表現主要是血脂高,形體干瘦,頭暈目眩,耳鳴腰酸,失眠健忘,兩脅不舒,腰膝酸軟乏力,時而有顴紅、舌質紅、脈細數。病因病機是腎陰虧虛,肝血不足,陰虛則生內熱,血虛則形不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