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褥瘡是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吳劍波 主任醫師

褥瘡也稱為壓瘡或壓力性潰瘍,是指機體局部組織由于長期受壓,導致局部缺血、缺氧、營養不良,最終發生損傷、壞死。褥瘡發生的基本原因,是患者可能不能自主活動,長期臥床導致某些部位,特別是骨突部位,長期受到機械的壓力,導致局部缺血、缺氧而逐漸出現的組織的壞死。與患者自身有基礎疾病、免疫功能比較差,或者局部皮膚清潔衛生護理不夠都有關。褥瘡主要是好發在容易受壓的部位,比如腰骶部、臀部、足跟部等。根據嚴重程度可以分為4期,輕度的如Ⅰ度、Ⅱ度,皮膚表層,包括真皮受損,到Ⅲ期可能會比較深在,到達皮下脂肪層。如果達到Ⅳ期,便可能是皮膚全層,甚至皮下的肌腱、骨骼等出現損傷。如果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局部的感染,最終導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