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小腸
-
參與醫生
河南省人民醫院 賈百靈 主任醫師

小腸是人體消化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小腸位于腹中,上端連接幽門與胃相通,下端通過回盲瓣與大腸相連,屬于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全長約4-6m,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回腸3個部分。在進食過程中,胃負責把食物通過胃酸、胃蛋白酶以及蠕動、研磨成食糜,食糜從胃進入小腸后,在小腸內停留時間較長,通常3-8個小時,因此提供充分吸收時間,小腸分泌液進入小腸腔內,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通過導管進入腸腔內,通過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化學性消化,以及小腸運動機械性消化后,使食糜變成乳狀,再經過消化液中各種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最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最終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腸絨毛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部分,如果把小腸的絨毛展開,面積可以覆蓋半個網球場,小腸內表面積越大,吸收越多,巨大的表面積使營養能在1-2個小時得以迅速吸收,食物殘渣、部分水分和無機鹽,則借助小腸蠕動被推入大腸中,各種營養成分被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吸收直接進入血液,這就是小腸。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