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骨質疏松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紀泉 主任醫師

骨質疏松癥是由于人體鈣質流失,尤其是女性絕經后或者老年人出現了骨量低下、骨微結構退變、骨強度下降,容易發生骨折這樣一種全身性的骨病。對于骨質疏松癥有幾種危險因素,先天的因素就是人種、體重、父母一些遺傳因素等。除此之外,后天因素更為重要,如飲食習慣,如果白酒或者吸煙過多,都可能造成骨質疏松癥,還有咖啡等。另外,如果長期的營養不良、腹瀉或者使用激素、藥物等,都可能造成骨質疏松癥。所以對于低體重、營養不均衡的人群,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也是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因此要養成好的習慣,預防骨質疏松癥,從0歲開始做起。父母要在懷孕時就應該多補充一些含鈣、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適當的補充這些營養劑。再者在兒童發育期也應該進行鈣劑的補充,在青少年時期生長速度較快,也應該補充維生素D和鈣,這樣在人體達到35歲時骨量達到峰值,這個峰值越高,越有利于預防將來的骨質疏松癥。到了圍絕經期,女性應該積極的進行功能鍛煉,增加日光照射,每天補充碳酸鈣約1000mg,這樣能維持骨代謝平衡,減少鈣質流失,從而預防骨質疏松癥和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