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頸椎壓迫血管導致頭暈供血不足怎么辦
- 頸椎壓迫血管導致頭暈供血不足怎么辦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吳斌 副主任醫師

頸椎壓迫血管導致頭暈、供血不足,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病機制。椎動脈型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的頸椎病類型,多見于中老年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是頭暈、頭痛,嚴重時還有惡心、嘔吐等癥狀,特別是在旋轉頸部時癥狀會更加明顯,其治療目前臨床還沒有統一意見,常見分析如下:1、保守治療:包括支具固定、牽引、理療、使用擴管藥物、進行功能鍛煉等,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長時間低頭,包括長時間看手機、長時間用電腦工作等,多數患者經過2-4周癥狀可獲得很好緩解;2、手術治療:對于部分癥狀難以緩解,且容易復發的患者主張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是前路將壓迫神經的組織取出,同時進行植骨融合內固定,以起到穩定頸椎的作用。通過臨床隨訪觀察,部分患者經過手術后,頭暈的癥狀可以獲得明顯緩解,而對于部分緩解不夠理想的患者,目前依舊是很多醫生需要探討的方面。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