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止血的方法
-
參與醫生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孫強 副主任醫師

如果臨床患者出現牙齦出血,常見于以下原因:1、外傷:如果為外傷引起牙齦出血時,按照外傷的一般原則,進行局部壓迫或者縫合,便可以起到較好止血效果;2、牙周類疾病:可能為牙周類疾病,比如牙齦炎、牙周炎等原因導致牙齦出血。此時需要針對性進行牙周治療,比如洗牙等,便可以起到較好止血效果;3、血液系統疾病:可能為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牙齦出血,比如血友病等,此種情況需要針對血友病進行治療,才可以起到有效止血作用;4、其他疾病:可能為肝臟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導致凝血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牙齦出血。此時需要針對肝部原發病進行治療,才能起到較好的止血作用;5、藥物因素:常見于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以及中老年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止血藥物,長期使用后也會導致牙齦出血。此種情況下,需要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另外,可以調整抗凝藥物,才能使牙齦出血得到有效治療。因此,在臨床上出現牙齒或者牙齦出血癥狀,需要盡快找專科醫生進行就診,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方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相關視頻